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旧)科技·卫生
搜 索
齐齐哈尔市民航路小学:老师像妈妈
2005-12-01 09:19:53 来源:东北网-齐齐哈尔日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2月1日电 爱是人间最美的情感,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则是一种神圣。几年来,齐齐哈尔市民航路小学的教师们,就用这种神圣的爱,编织着农民工孩子们金色梦想。

  民航路小学地处城乡交界地带,全校学生总数1314人,其中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就占34.7%,达到456人。务工的农民为什么把民航路小学定为子女首选上学的学校,用孩子们的话来说:“这里的老师像亲人、像妈妈”。

  2001年初冬的一个早晨。下课的铃声响了许久,褚老师发现陆航没有出去活动,躲在教室的角落里颤抖着身体,走过去一看,陆航身上只穿了两件薄薄的外衣,无法伸直的胳膊一直在抖动,褚老师忙把自己的羽绒服披在陆航的身上。并于当晚随陆航到了他的家里。一床破被子横放在冰冷的炕上,饭锅里的饭已经变得焦糊。原来,在陆航很小的时候爸爸妈妈就离婚了,妈妈组建新家后,从来没回来看过他。爸爸到处打工,个把月回来一次,扔下一袋米,又匆匆地走了。听完陆航的倾诉,褚老师坚定地跟他说:“走,到老师家去。”从那以后,褚老师的家里又多了一个儿子。

  2004年3月,小张新随打工的父母来到齐市。父亲在一次交通肇事中,撞死了人,被判入狱服刑。家庭的变化又使妈妈患上了重病,家务的重担全落在小张新的身上。经济的拮据,孩子面临着辍学的危险。胡老师从自己微薄的工资中拿出一部分为张新交齐了学杂费和书费。但最让胡老师挂念和担心的是张新一系列反常的表现,因一件小事就会与同学争吵,谁要谈及她的家庭,她就会逃避躲开。胡老师从内心深处体谅她、鼓励她,使张新走出了困惑,最终以全班百分百的选票中标班长,品学兼优,迅速地成长起来。

  五年前,高莹莹一家从外县来齐市打工,父亲靠的是干重体力活赚钱养家。两年前,母亲患脑瘤住院手术,花掉了家里不算多的积蓄,还欠了一些外债。术后的母亲完全丧失了劳动能力。雪上加霜的家境使高莹莹在学习上失去了动力,变得更少言寡语。在后来的日子,曲老师常常为高莹莹带来可口的饭菜,节假日,带她和朋友一起去郊游。还把自己女儿的衣服拿来给她穿。在曲老师的感召下,五年四班“为伙伴撑起一把无雨的伞”献爱心的活动隆重开展起来,同学们捧着崭新的文具、漂亮的书本和积攒的压岁钱送到高莹莹的手里。

  牵手走过,才知过程的精彩。民航路小学几代人的共同努力,使进城务工子女就近入学工作取得了显著、长足的发展。校长王莉深有感触地说:“无论是什么样的孩子,只要来到我们这个集体中,就是我们大家庭中的一员,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教育好、照顾好他们。”

责任编辑:强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