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2月7日电 记者从黑龙江省科技成果转化中心获悉,黑龙江省自1985年起推广节能降耗新技术以来,20年没有停止此项工作的努力。截至目前,该中心在全省共推广实施了122项节能降耗新技术,新增产值27.41亿元、利税5.567亿元、节支3.997亿元、节油3186万吨、节水3324万吨、节煤1107.09万口屯。
黑龙江省是从1980年开始由省科委开始编制“科技成果推广计划”。这一方式受到当时国家科委的认可,国家科委也借鉴这种模式,开始组织制定和编制实施“国家科技成果推广计划”。在编制计划过程中,电力、机械、煤炭、冶金、农业等行业,一直是推广新技术的重点领域。
在农业方面,黑龙江省围绕节水、节粮和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重点推广实施了旱区机械化节水灌溉技术及配套机具、节粮型奶牛饲养综合技术、棚室蔬菜节能高产栽培技术、北方高水分玉米干燥成套设备等项目,为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提供了帮助。
在工业方面,重点推广实施了涡旋混凝低脉动沉淀给水处理技术、电液锤、型煤技术、无疏水器蒸汽冷凝水闭路水循环技术等项目,为黑龙江省传统产业技术改造、提质降耗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从1983年开始,黑龙江省政府设立了科技成果推广基金,截至2002年底,推广基金滚动使用累计贷款3323.8万元,资金周转率达277%,先后扶持科技成果推广项目245项次,大大地加快了黑龙江省科技成果转化速度,对全省的经济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多年来,我省先后组建了“黑龙江省稀土农用推广领导小组”、“黑龙江省节油推广领导小组”等近百个横向联合推广小组或推广联合体,将行政、科技、物资、金融等部门有机地结合起来,发挥各部门综合集成优势,在重点项目的实施领域实现计划、资金、组织、措施、管理的有机结合和跨部门、跨行业的联合实施。从1984年开始进行的稀土农用推广工作,在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推广面积、稀土用量、增产粮食及经济效益四项指标上连续十年名列全国各省第一位;由省科技厅、省国防科工办等部门联合组织的陶瓷金属润滑油技术,有力地推动了该项技术的加快推广,2000年由省科技厅、省环保局联合推广的再生树脂复合材料检查井盖、水箅、树箅技术,企业当年创产值1.56亿元,利税4800万兀,节电90万度。
我省早在“六五”期间就在全国率先创建了“六有”的推广工作模式,即有领导、有计划、有队伍、有资金、有奖励和有办法,得到了原国家科委的肯定和其他省市的效仿。如今,我省在完善六有推广模式的基础上,加强重点项目的综合组装配套和推广示范,推出项目负责人制和首席专家制,有效地推动了推广工作的深入开展。建立行业技术项目研究推广中心,确定重点项目的技术依托单位、建立专项推广示范基地和确立重点示范户等,作为科技成果推广工作的一种有效手段,在全省科技成果推广工作和促进地方或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我省在全国首先设立了科技成果推广奖,极大地调动了广大科技推广人员的积极性。1991-1994年全省共评选出省级科技成果推广奖43项,获奖人员1160人。这些项目的推广获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993年获得推广项目奖的8个项目共创经济效益7亿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