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鸡西12月7日电 密山市从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做起,大力实施兴工富市战略,举全市之力招商引资。工业正成为密山市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截至目前,全市共新上项目133个,其中,投资额超亿元的项目有4个,投资额达千万元的项目有21个。计划投资额12.2亿元,到位资金4.9亿元。盘活资产有90个项目已投产,其中75个项目已实现税金1480万元,有35个项目正在建设施工中,共盘活闲置资产9475万元,已投产的项目安置就业4700人。
上下合力大招商
密山市是全国十九个产粮大县(市)之一,是典型的农业县(市)。实行“一免两补”之后,取消了农业税,财政收入受到直接影响。密山的经济发展到了一个转折点。
无工不富,无工不强。2003年10月,密山市委领导透彻分析形势后,经过深入调研和慎重思考,提出了重点发展工业经济、兴工富市的战略思路。
市委、市政府很快作出了《关于实施兴工富市战略的决定》,明确提出了跨越式发展的奋斗目标,并出台了一系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密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密山电厂和钾长石综合开发等重大项目,先后赴浙江、香港等地进行招商引资,引进了省三合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福建大华科技有限公司、温州一迪集团、华香清真肉类加工有限公司等一批大企业。
供销系统职工李振发引进沈阳韩进公司投资兴建博兴食品加工有限公司。黑台镇复兴村农民王玉林引进广东旺旺集团投资兴建玉珠米业。个体私营者吕文杰引进辽宁客商投资兴建育才服装加工厂。“全市抓招商,重点抓工业”的氛围在密山市迅速形成。
打造环境强磁场
营造一流服务环境。密山市推行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等六项制度。在全市推广“预约服务”、“提醒服务”、“延时服务”、“全程服务”、“随时服务”等优质高效的特色服务。实行“一厅式”集中办公、“一条龙”综合服务。
营造一流信用环境。在政府部门开展以狠抓政策落实为重点的重承诺、守信誉活动。在全市企业中开展了重合同、守信用活动。在全社会广泛开展重公德、守信义活动。通过倡导诚信道德,弘扬诚信文化,形成了诚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良好风气。营造良好舆论环境。开展“人人都是环境,人人都有责任”的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在电视台开辟改善经济发展环境专栏;在方虎路密山段两侧制作了一批巨幅宣传标牌。形成高密度、大容量的宣传阵势。
在硬环境上,密山市全面推进城建、交通、能源、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城建水平,中心区街路全部硬质化,铺装人行道板3.3万平方米,安装路灯133盏;对58条街路和重要景点进行绿化美化,植树2.5万株,栽花12.8万株,改造草坪3000平方米,园林城市靓起来。
加大对公路交通的建设力度,今年,密山市6个在建重点交通项目同时施工,一个完整的纵横交错的高速公路网络正在密山市形成。作为黑龙江省重要的能源基地,密山电厂被列入国家能源发展规划。信息网络日益完善。
构架循环经济链
密山市走出了一条“依托农业办工业,办好工业带农业”之路,通过工业与农业的有机链接,做强循环经济链条。
玉米,大华集团用来做酒精;玉米芯,哈尔滨三合集团用来加工木糖;玉米秸,兴达牧业公司等畜牧基地的养殖饲料,实现“过腹增值”。
牛,香港龙信集团加工牛皮,产品是“一汽”的指定产品;完达山乳业集团加工牛奶;年加工能力达到2000吨的华香清真肉类加工有限公司,加工牛羊肉。
在这些龙头企业的带动下,今年1—9月,全市新增奶牛1816头、肉牛1.9万头、羊6.6万只,饲养量分别达到7307头、12.6万头和34.8万只。
维维集团等一批绿色食品龙头企业入驻密山后,一批绿色食品基地相继兴起,基地又带动绿色农业快速发展,形成公司+协会+农户+基地的产业链,为农民实现增收的同时,也为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业发展带来百业兴,兴工富市战略的成功选择,使工业经济正成为密山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