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鸡西12月8日电 龙头企业引进来,优惠政策定出来,发展规划发下来……隆冬时节的鸡西大地处处涌动着强力推进畜牧业发展的热流。较“牛劲”,发“猪财”,坚持“主辅换位”不动摇的发展信念,此刻,昭示得更加清晰坚定。
今年,相继有“高金”、“华香”两户大型畜牧业加工企业落户我市。如何能够引得来、留得住、发展好?只有加快肉牛、生猪、大鹅等畜牧业生产基地建设,才能把鸡西市的畜牧业迅速拉入规模化标准化发展的轨道,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总量上的战略升级。用市领导的话说,形势喜人,形势逼人,任务压人,时间急人。
喜在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加快东部肉牛产业带建设的决定,把牡丹江和鸡西市列为我省东部地区肉牛产业基地,出台了促进东部地区畜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对畜牧产业基地建设,在良种、饲料、贷款、服务体系建设及人员的培训上给予大力扶持。鸡西市及所属县(市)区也分别制定了一系列扶持以牛、猪、鹅为重点的畜牧业快速发展的优惠政策。日前,市委市政府又印发了《关于成立鸡西市畜牧业发展领导小组的通知》、《鸡西市促进畜牧业战略升级优惠政策的通知》和《鸡西市畜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通知》,广大干部职工和农民发展畜牧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为畜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
急在目前鸡西市肉牛可以供宰杀量仅6万多头、生猪年出栏仅40多万头、羊16万只、大鹅100万只左右,奶牛存栏2万多头,远远满足不了加工企业的需要。今年鸡西市引进的华香清真肉类加工有限公司总投资1.4亿元,设计年加工肉牛10万头、羊80万只;四川高金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计划三期投入资金1亿元对市食品公司进行技改,扩大生产规模,一期工程年加工生猪量即达60万头,二期为100万头、三期为200万头。“华香”现已试生产;“高金”明年7月投入生产。
在喜人、逼人、压人的形势下,如何“突围”?鸡西市制定的战略方针是迅速整合构建畜牧业龙头加工、良种繁育、规模养殖、饲料供应、防疫灭病、社会化服务六大体系,并以县区委书记工程、县区长工程的形式,按照畜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实行奖罚分明,“一票否决”式强力推进。市政府设立肉奶牛、生猪发展专项资金,每年拨款200万元用于肉牛、生猪繁育体系建设;每年拨款100万元用于防疫体系建设。各县(市)区也将建立畜牧业发展专项资金。各级政府的农发基金的50%将用于发展畜牧业,价调基金等拿出20%用于发展畜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