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鸡西12月8日电 题:创业在大山深处鸡西一对夫妇十年深山劳作果实丰厚
徜徉在没有城市的喧闹,没有左邻右舍陪伴的梨树区猴石后山十多里外的大山深处,放眼只有两间白色的土坯房,山坡前后满是果树、蓄鱼的池塘和一洼洼菜地。主人是一对50多岁的夫妇———谷梅臣和他的爱人孙秀梅。夫妇俩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夜晚来临就靠柴油机发电照明,每天吃着自己地里种的蔬菜,喝着山上的泉水,在这山上他们自给自足一住就是十年。
十年前,在前进林场猴石林业站工作的谷梅臣承包了该站的一片山坡,种满了各类果树。
创业初始,谷梅臣锲而不舍地先是把山上的杂树伐掉,他割草、平地,开辟了一条通往果林的12里山路,改变了通往山上的羊肠小路,自己动手用木杆夹草泥盖起了在山上居住的房子。又筹集了4万元买来果树苗,两口子起早贪黑的忙碌着,盼望着花成荫柳成林。谷梅臣沉醉于自己的花果世界里,经常到外地考察,学习经验。这期间,他养了蜜蜂,为的是给果树授粉;挖了养鱼池,为的是及时储水给果树灌溉。每天周而复始地劳作着,使果树场慢慢地春有花香,秋有硕果,现在,已有苹果、梨、杏、李子、草莓等果木植物三十余个品种,真正过上了世外桃源的田园生活。
山上的生活条件十分简陋。谷梅臣夫妇在屋前开辟了一块地,种些蔬菜,饮水喝的是山上的泉水,冬季有时只能刨冰或铲雪化水而用。为了创业,谷梅臣夫妇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山里看不到电视,只能听半导体收音机。夏天蚊叮虫咬,身上常常是红肿连片。冬天风啸雪飘,冻的人伸不出头去。有一年冬天,最低气温达到零下46度,雪深处没过膝盖,一出门,人就跌跟头。就在这样艰辛的生活环境中,夫妻俩乐在其中。在苍茫的雪地上,时常有野猪和熊出现,为此老谷养了5条大狗,算是他看家护场的“保镖”,每当有不速之客入侵时,它们首当其冲,给来者一个下马威。谷梅臣是个爱动脑筋的人,冬季忙完了活计,他就琢磨着这一年来的经验和不足,买来了一些果树种植的光碟,反复学习总结,通过系统的看书和听广播,不断地积累经验,以其在春暖花开的季节,把他的美好心愿遍撒山坡……
一遇到采山的或是亲朋探望,夫妇俩就悉数捧出山货,热炕头上唠家常,那种丰衣足食的快乐,感染了造访的每一个人。提到果树种植,老谷更是合不拢嘴,如数家珍地介绍,啥样的果树适合什么样的土壤,啥时候果树开花、授粉、剪枝,坐果后应注意的事项等等,实实在在就是堂果实的实践课。业精于勤,老谷不但勤劳而且善于钻研,就拿草莓的种植,谷梅臣有自己的看法,我市的草莓大多数都是大棚扣的,一般是一年结一次果,而老谷经过钻研,他种植的草莓只要冬天有温室,就能达到一月结一次果,且果实味美。他嫁接的山葡萄,不但颗粒饱满,而且味色纯正,很受消费者的喜爱。老谷善于立体规划,综合发展,总想实现他多年来的梦想。2002年谷梅臣在北京买回6只大雁,这种大雁是经过驯化的,不会飞得太高,但它的野性大,喜好游泳,肉质特别鲜美。为了养好大雁,老谷多次去北京、沈阳、长春、佳木斯等地学习取经,经过不断地孵化,现在老谷的大雁繁殖已达50多只,为普及大雁在北方的放养和繁殖,老谷还把种蛋和幼雁卖掉了上千个,不但增加了收入,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沟,成了远近有名的大雁谷。
谷梅臣夫妇经过一番努力,目前所种的果树已达160亩地,自家拥有农用车四台,经济实力不断壮大,夫妇俩更是铆足了劲儿,等着好戏来年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