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哈尔滨12月14日电 日前,哈尔滨市公证处在清理早期档案时,清理出131份结婚证。这131份结婚证是公证处在18年前为哈市第一批赴美劳务人员作结婚公证时按规定收上来的。从1987年至今,这些结婚证在公证处保存长达18年,却迟迟不见主人来领取。
记者在公证处看到,这些结婚证的颁证日期从1960年到1987年不等,有新有旧,样式、大小不一。其中,最早的一份结婚证是1960年6月,由太平人民公社三棵分社颁发给王玉民、彭淑美的;最晚是1987年5月由动力区人民政府补发给刘淳、杨玉伟的。
据工作人员介绍,1987年5月,哈尔滨雅美制衣有限公司在哈市公开招募一批会缝纫技能的工人赴美国塞班岛做缝纫工。这次招募赴外劳务人员,在哈市尚属首次,从而吸引了众多来自各行各业、拥有哈市户口的人报名。当时这批劳务人员中有188人已结婚,按当时规定,这188人要统一向哈市公证处交存结婚证原件。1987年5月31日,公证处为他们办理了结婚公证。这批人赴外打工后,结婚证就一直存放在哈尔滨市公证处。1989年,这批人员回国后,一部分人领走了自己的结婚证,剩下的131份却无人问津,就一直在公证处保存。
哈尔滨市公证处秘书科洪科长介绍,由于当时是雅美公司出面统一交的结婚证,大部分人不知道自己的结婚证交到哪去了,时过境迁,那些没将自己的结婚证取走的人大多是不知道自己的结婚证在公证处存放了18年。公证处工作人员希望这批结婚证能够早日回到主人的手中。
责任编辑:朱丹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