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2月14日电 内容提要:
内容:依托地缘优势搭建招商平台
仅有18.6万亩耕地、总人口2万人的双鸭山农场,近两年依托围城、围矿、围路的地域优势和资源优势,强力推进实施招商引资发展经济战略。几年来,先后引进的11个项目,引资额达1.3亿元,盘活农场多年闲置的国有资产1000多万元。招商引资给农场带来直接或间接经济效益累计达1.28亿元,使职工们发展致富的信心更足了。
这个场虽有着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和资源优势,但却因思想解放程度不够,曾一度守着“金娃娃”过穷日子。近两年来,农场党政班子立足场情,大搞开放开发,破思维定势,扬地域优势,构发展态势,把农场的优势逐渐转变成了经济发展强势,不但做大了招商引资这块“蛋糕”,而且农场的非公有制经济也得到了大发展,种植业结构围绕城矿需求调出了效益。
在推进招商引资工作中,该场党政领导认为千方百计引来投资客商是做好这项工作的最终落脚点。因此,他们采取围绕园区“引智招商”,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围绕龙头“产业招商”,加快畜牧业发展步伐;围绕资源“生态招商”,加快农场旅游观光农业的发展;围绕闲置资产“项目招商”,加快民营企业发展步伐;围绕城建“开发招商”,加快农场小城镇建设步伐的“五个围绕五个加快”措施,有力地推动了招商引资工作。
为改变场容场貌,加快小城镇建设,农场引进了建设开发商李景江的双达建筑工程公司,从2000年开始,该公司每年都完成一幢居民住宅楼建设,现已开发居民住宅楼5幢,总面积达3万平方米。开发休闲度假的“丽水山庄”旅游区一处,开发农场场区白色水泥路面2万多平方米,累计投资达3000万元。通过开发建设,农场有246户居民从平房迁入楼房。在此基础上,农场还开发建设了占地8000多平方米的文化广场,并完成了场区绿化、美化建设,使场区容貌发生了较大的改观。
针对种植业结构调整效益比较情况,农场与日本东海淀粉株式会社合作,引进了适合农场发展的优良红白豆品种,在农场建成了对日出口的“红白豆生产基地”。种植5年来,红白豆亩利润均达到300元以上,种植户累计实现利润7000多万元。
2002年,双鸭山市天隆矿业集团在该场良好的招商环境和生态资源优势的吸引下,计划投资1亿元拟建成集旅游休闲、娱乐、会议、酿酒养殖、农业观光等诸多项目为一体的“巍谷生态园”,目前该项目已完成投资6000多万元,这个项目不仅能为农场解决就业人员200多人,而且还将极大地拉动农场第三产业和特色养殖业的发展。
去年农场又在有关人员引荐下,招来民营企业家李波在农场建千头奶牛基地,他利用世行贷款投资3000多万元,在农场建起了垦区最大的现代化奶牛饲养基地“森淼牧业有限公司”,其奶牛达到1000头,年产值可达7000万元,利润300万元。在森淼牧业的带动下,农场奶牛现发展到1350头,肉牛存栏6920头,生猪存栏17560头,畜牧总产值已达到5800万元。与此同时,畜牧业的发展带动了农场饲料玉米和饲草种植的发展,仅去年,2.4万亩的玉米秸就为种植户增加收入80多万元。
为了盘活闲置的国有资产,这几年农场已先后引进7家民营企业,引资额累计达1600万元,使闲置的国有资产全部盘活,并安排就业人员150多人。2004年农场引进“金泰米业”公司进行稻米加工,这一项目的引进,使农场水稻年实现加工增值1200万元,同时又安排就业人员30多人。
亲商、安商、富商,让客商高兴而来,舒心发展,是这家农场上下一致的招商承诺。现如今,双鸭山农场正借助招商引资的强劲东风,驱动着经济发展的大船疾速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