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18小时记者“打工”新华梅
2005-12-16 09:09:56 来源:东北网-哈尔滨日报  作者:董晓峰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哈尔滨12月16日电 已有整整80年历史的华梅西餐厅在停业四个多月后,近日开门纳客。不过,这一次,它已经不是国企身份的华梅,而是作为哈尔滨老都一处餐饮有限责任公司华梅西餐厅出现,它已经是民企了。身份的改变让华梅洗心革面,重新焕发了生机,它的改制成为今年哈市餐饮行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近日,记者分别以食客、服务员和实习生的身份深入华梅18个小时,亲身感受到了华梅的变化。

  时间:13日11时10分身份:食客

  “等用完餐后再结账”

  中央大街112号。11时10分,费力推开厚重的紫铜门,依然是“老门童”迎候,依然是老华梅风格的殿堂,过道两侧依然是黄铜围栏显示着历史的沉积。还是那个老华梅。

  正当记者对映入眼帘的华梅感叹于不变时,扑面而来的热情服务让记者耳目一新。“您好,欢迎光临!”“几位用餐?”热情欢快的欢迎语让记者和两个朋友感觉不错。在“老门童”的引导下,记者和朋友来到了一楼右侧靠里的餐桌旁,这时,服务员已经把椅子从桌下拉出来让我们落座,“呵,服务不错!”一个朋友说道。等我们落座后,开始点菜,朋友中一位以前常来华梅,轻车熟路地点了软煎马哈鱼、水果沙拉、罐焖牛肉和红菜汤。朋友习惯地问一共多少钱,服务员却说:“等用完餐后再结账。”朋友特别诧异,不是先算账吗?怎么改了?服务员告诉我们,新华梅为了更方便客人,将原来预先买单改为饭后结账了。

  在等菜的时间里,朋友再次惊诧:餐具摆得这么整齐!他告诉记者,半年前他来过华梅两次,但桌上的餐具都是由服务员后上,根据客人人数查出刀叉勺的数量,“哗啦”一声往桌上一堆,而且餐盘中都是有水的。

  听着悠扬的轻音乐,记者和朋友边吃边聊。13时40分左右,招呼服务员买单,服务员马上找来一楼主管,主管拿着电脑小票告诉我们,一共消费118元。记者注意到,在我们就餐的两个多小时中,服务员一直在餐桌附近,我们随时找她,她都有应答。我们离座欲走时,服务员轻声说:“请慢走,欢迎下次光临!”到了门口,“老门童”笑容满面地将我们送出了门。

  从华梅出来,大家一同感叹:华梅的服务变化太大了!

  时间:14日6时身份:服务员和实习生

  记者服务106号桌

  经老都一处餐饮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华梅西餐厅经理刘萍同意,14日6时,记者早早来到华梅开始“打工”。餐厅前厅主管王澈为记者作了服务员技能培训,包括仪表、礼貌用语、技能、菜品知识等,记者自以为已速成,就匆忙上岗了。

  10时30分,华梅开始迎客。但记者与别的服务员一起站着迎客时才感觉到,速成的服务员培训内容自己根本做不到。比如站姿要求,两眼平视前方,面带微笑,抬头挺胸收腹,双手背后交叉,双脚间距离与肩同宽,看起来很容易,但做起来不易;再者,在服务员的基本功方面,记者托着摆好菜的托盘,小心翼翼的,唯恐碰到客人或洒了,非常费劲儿。再加上服务流程、礼貌用语等服务知识,记者一时间根本记不住,为了不给餐厅添麻烦,便跟随服务员李璐开始做实习生。

  11时20分左右,李璐负责的一楼106号桌迎来了第一桌客人,是两位女士和一位先生,这是记者“打工”后第一次与客人打交道,心情十分紧张,好在李璐十分镇定。三位客人经商量后点了罐焖羊肉、白菜卷、红菜汤三道菜品,然后让李璐再推荐一道菜。李璐说:“烤番茄猪扒,这是本店最新推出的新菜,是本店专聘的俄罗斯厨师的拿手菜。还有烤奶汁桂鱼是本店的特色菜,将奶汁浇到鲜桂鱼上,加上土豆片、口蘑等辅料,放入烤箱中烤30分钟左右,味道鲜香。”经李璐推荐,客人很满意,106号桌一共点了5道菜,又点了一瓶葡萄酒。

  在中午的两个多小时“饭口”时间里,106号桌一共接待了4桌客人,记者作为实习生一直跟在李璐左右,她热情周到的服务,让记者记忆深刻。

  时间:14日14时身份:实习生

  老门童向记者发感慨

  14时左右,餐厅内基本上没有客人了。利用这段闲暇时间,记者仔细参观了餐厅。据餐厅前厅主管王澈介绍,在老华梅停业的四个多月里,餐厅进行了装修,但改动非常小,只有一楼为了增加欧洲园林式酒吧气氛,在屋顶和酒柜上方新安了霓虹灯,整个餐厅更换了部分桌椅。餐厅所有的壁画等装饰基本上都没动,王澈说,这么做是为了保留餐厅的历史,保持餐厅地道的俄罗斯风格。

  就华梅的变化,王澈认为最大的改变就是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餐厅改制前是国企,在陈旧的管理体制下,职工积极性不高,干好干坏一样,前来就餐的客人普遍抱怨餐厅服务质量不高。而目前餐厅上下在服务理念上改被动服务为主动,视客人为上帝。在这种服务理念下,自10月28日餐厅试营业以来,每天都客满。

  王澈说,新华梅重现俄大厨。身为俄罗斯最高的6级厨师和最高的5级面包师的伊莲娜·亚历山德拉,现在餐厅主厨。她的到来也带来了餐厅新菜的推出,改变了老华梅西餐厅几十年主打菜品“老八样”的状况。同时,餐厅将以往要求顾客餐前预先买单的做法改为餐后电脑打价。

  经理刘萍说,俄式大菜是餐厅的招牌,但原来的被动服务让顾客抱怨从而导致客源分流。新华梅就是从服务上狠下功夫,把原来的客人都吸引回来。为了让餐厅的服务更好,餐厅只留下了原来的两个老服务员当楼层主管,其余的所有服务员都是今年招聘的,都是20岁左右的小伙儿、小姑娘,非常有活力。而且对他们进行了一个多月的培训,其中最主要的是培训他们最佳的服务意识,顾客是上帝的主动服务意识。

  刘萍说,为更方便顾客,新华梅延长了营业时间,由以前的19时延长至21时。餐厅非常重视顾客对服务的意见,并“花钱买意见”,顾客在留言单上写下意见,餐厅就赠送20元代金券。而且,针对顾客意见,一条一条地改正。服务上的改变让新华梅获益匪浅,现在的经济效益比老华梅闭店前增长了一倍。

  “老门童”王文礼对华梅的变化最有发言权。今年74岁的王文礼从1976年开始已经在华梅工作了近30年,他说,华梅改制前两年,职工开工资都有困难,而新华梅刚开业,经济效益就这么好,这是因为华梅的几大变化而带来的。一是经营上的变化,比如菜品的增加,现在的菜品比老华梅多了近20种;二是制度上的变化,以前是写在纸上,贴在墙上,有令不行,现在的制度非常严格,奖勤罚懒;三是服务意识和服务态度的变化,可以说是他在华梅这么多年所看到的服务最好的;四在管理上变化也很大,从仓储、采购、出库等管理环节上,都是电脑控制,非常严密。

  时间:14日17时30分身份:实习生

  顾客夸咱服务周到

  17时30分,晚上的“饭口”时间到了。记者随李璐接待的第二桌客人是华梅的老客人。在客人用餐完毕即将离开时,记者与客人王先生聊了起来,王先生说,前几年他到华梅吃饭,经常要等十多分钟才有服务员“搭理”他们,就餐期间如果要加菜或点酒水时,只有大嗓门喊好几次,才有服务员过来。如果晚上就餐,不到18时,就有服务员告知,厨师要下班了,要加什么菜和主食赶快。因老华梅的服务不好,有好几次和客人一起经过此地都没进门。而现在不一样了,从摆台、点菜、上菜的服务看,非常到位,和以前有天壤之别。

  记者从餐厅的留言单上看到了很多顾客对餐厅服务的溢美之词。“服务亲和周到,真正感受到‘宾至如归’,特别是021号服务员态度真诚、热情。我们是由上海特地慕名而来,可以真诚地说,华梅给我们的印象是一流的。”“我是华梅的老顾客,新业以来,服务非常周到,菜品很好吃,我们还会来的。”

  21时,华梅打烊了,李璐和记者负责的106号桌的客人肖先生,离店前在留言单上写下了“华梅更新,今非昔比,态度热情,菜肴可口。”

责任编辑:朱丹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