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图振兴凝心聚力 快发展只争朝夕
2005-12-16 09:23:18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哈尔滨12月16日电 题:图振兴凝心聚力快发展只争朝夕

  刚刚闭幕的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是在我省胜利完成“十五”计划,开始实施“十一五”规划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极其重要的会议。会议全面分析了当前我省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对明年各项经济工作做出部署。提出,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深化改革开放,优化经济结构,增强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准确把握和认真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精神实质,对于全省上下统一思想,明确任务,振奋精神,实现明年和“十一五”期间全省经济大发展、快发展及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即将过去的一年,我省经济保持持续增长,结构调整取得新成效,各项改革取得了新突破,人民生活明显改善。成就的取得,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得益于全省人民解放思想、抢抓机遇、真抓实干,更得益于我们在工作实践中进一步深化了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认识,深化了对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认识。不过,当前我省的经济发展中还存在着许多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粗放,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城乡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再就业问题、安全生产问题仍比较突出。因此我们必须继续高举科学发展观的大旗,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趋利避害,推动全省经济的大发展、快发展,确保各项发展目标顺利实现。

  加快发展速度,为“十一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必须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总的来说,当前我们面临的机遇大于挑战,“十五”期间全省主要经济指标保持持续增长,为下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一批新上大项目拉动效应正在逐步显现,中央对东北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商品粮基地建设等方面提供的政策支持使我省吸引外来投资和产业集聚的竞争力日益明显;广大干部群众谋发展的热情高涨,经济发展环境不断改善。时运催人,各级政府要增强机遇意识、发展意识,不断深化改革,用好用足国家政策;要树立开明开放、互利共赢的合作理念,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有效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借助外力拉动本地区经济增长。

  加快发展速度,实现龙江经济新飞跃,必须发挥比较优势,突出特色。科学布局,努力壮大优势产业,突出地方特色。在我省,老工业基地积累下的雄厚的物质基础和丰富的管理经验是我们加快工业调整改造的资本;广袤的黑土地、良好的地理位置是我们做大做强绿色产业、发展高效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先天优势;资源依赖型城市加快转型,也给外来投资者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创业空间。各地要结合本地发展实际加快结构调整,抓好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产品,通过发挥这些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比较优势,提高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变优势为胜势,尽快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

  不断提高发展水平,实现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必须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自主创新是提高地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我省是科技大省,拥有大批优秀的科技人才、管理人才。要深入实施科教兴省和人才兴省战略,整合科技教育资源,通过技术与体制的不断创新,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拉动传统产业提档升级,大力开发接续产业和替代产业,兴办第三产业,鼓励发展循环经济。要不断改进工作方式,用创新的观念、创新的思路、创新的方法解决改革和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实现发展速度与质量效益的和谐发展。

  不断提高发展水平,实现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必须统筹兼顾,促进社会和谐。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要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矛盾与问题。在乡村,要把精力和财力重点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倾斜,务求在稳定粮食生产、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在城市,要认真解决就业与再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收入分配、安全生产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把更多的资源分配到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上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营造一个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关键之年。目标已经确定,任务极其繁重。广大党员干部要以对党和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工作部署,激发创业热情,努力提高驾驭市场经济能力,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每一个领域,体现在每一项决策中。只要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发扬黑龙江人不怕困难、勇于拼搏的品格,以昂扬的斗志和务实的作风投入到新一年工作当中,就一定会攻坚克难,书写龙江经济社会发展史上崭新的一页。

责任编辑:刘华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