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粮商青睐“ 粮都” 粮
2005-12-19 11:41:44 来源:东北网—佳木斯日报  作者:丛兴云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2月19日电 寒冬风霜侵骨,但富锦的粮食市场却是热浪滚滚,来自天南地北的粮商抢滩“北国粮都”,各使神通,开始了“粮源大战”。同三公路、桦富公路等交通动脉上奔跑着数不清的收粮“大挂”,粮食价格出现真正的大牛旺市。

  “这收购价格我几乎是1天涨1次。”来自大连的粮商周子玉指着收购点外面挂的标有水稻收购价格的小黑板。小黑板上标出的水稻收购价格已经达到每500克0.84元,平均高出周边县市0.2元。“可还是不容易抓。”周子玉无奈地说。来自安徽的粮商王先生在抓粮的同时早把火车皮抓到了手上。“‘粮源大战’接着就是‘车皮大战’,得先下手为强啊!没办法,今年到富锦的粮商太多了,僧多粥少。”王先生说。

  价格高出周边县市平均2角钱以上,如此高的价码为何还能让粮商趋之若鹜?粮商为何如此青睐“粮都”之粮?

  “‘粮都’的牌子呱呱叫,‘粮都’的粮食质量好。”周子玉随手抓过一把水稻,剥出晶莹的米粒让笔者看:米粒,长短整齐划一;色泽,白里透青;米质,晶莹油亮。

  那么,高质量又从何而来?

  “科技种出高品质,种子革命创品牌,打假护农保增收。”该市市委书记黄福清如此总结。

  在二龙山镇,坐门等客商、地头点票子的种粮大户于志海笑逐颜开。他种的10公顷水稻尚未收割就已被眼疾手快的粮商预先订购。“现今我们农民种地可不像前些年那样按照老皇历来种了。电视里天天教我们科技种田的新道道,农业技术人员走村入户手把手教,我们有啥不明白的,坐在家里打‘农技热线110’,喊一嗓子,好使。”

  据该市市委副书记郭福山介绍,近年来,该市在科技兴农、科技富农上进一步加大了力度,仅今年年初以来,就举办各类农业培训班695期,培训农民11万人次,完成新型农民培训2.7万人,印发技术资料10万多份,达到了村村都有科技示范户,户户都有种田明白人。在科技电化教育方面,年初以来该市电视台农业专栏《“三农”指南》发布农业生产信息100余条,“农业110”信息系统和农业专家门诊为农民解疑7000多人次。设立了“农业110”服务车,为农民提供了直接、便捷的服务。场市、院市共建也促进了农民科技意识和农业标准化水平的提高。为了给农民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田间课堂,该市共建立农业技术标志性示范区338个、千亩示范区20个、万亩展示区15个,形成了横贯全境、遍布到村的农业科技精品示范带,成为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基地、优良品种的繁育基地、先进成果的展示基地,有效地促进了良种、良法进村入户,使科技迅速转化为生产力,成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加速器”。目前,富锦的农业科技贡献率已在50%以上。

  粮价的水涨船高使水稻种植专业村——长安镇高家村的100余户农民大幅度增收。村民姜孝明告诉记者,近年来,农户在农技人员的指导下,都统一种植优质专品种水稻。种子革命使该村水稻品质整齐划一,全体村民合力唱响了高家村的水稻品牌,水稻已远销到首都。据该市农委主任肖纯金介绍,近年来,他们在种子革命过程中从品种更新入手,主攻精品化,水稻、小麦、玉米、大豆四大作物,大力“改朝换代”,选拔“当家花旦”。其中大豆引进优质品种、品系24个,筛选出高蛋白、高脂肪品种1—2个,高产品种1—2个,建立品种产业化基地。水稻引进优质品种、品系8个,筛选出优质品种1—2个,推广水稻大中棚育苗宽窄行插秧高产综合技术。小麦引进优质品系6个,筛选出优质品种1—2个。玉米引进优质品种、品系52个,筛选出高蛋白、高淀粉优质食用品种、工业专用品种、饲料玉米品种3个。在大豆品质提高方面,该市通过承担国家大豆振兴计划项目,建成了农业部高油大豆良种繁育基地,在全市推广了大豆深窄密、蒜豆套种、葱豆套种等栽培技术,与3年前相比,大豆单产平均提高16%,含油率平均提高3%。

  与此同时,该市通过大力打击假农资、假种子坑农害农的违法犯罪行为,为粮食品质提高、农户增收提供了强大的保护伞。在全市范围内坚持不懈地开展农资市场大检查,大力查处非法倒卖种子、农药、肥料等坑农害农事件,为农业增产增收创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

责任编辑:强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