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2月21日电 走近双鸭山文化路小学教学大楼,大红的彩钢瓦楼顶好似一顶漂亮的“小红帽”,在明媚的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学生们高兴地对记者说:“我们再也不用担心教室漏雨了!这要感谢‘市长信箱’!”
6月12日晚,市长滕喜魁像往常一样打开“中国·双鸭山”政府门户网站的“市长信箱”时,文化路小学教学楼漏雨的信息让他牵挂不已。次日上午常务会一结束,他率有关部门的同志来到文化路小学,当即决定拨款为教学楼实施“平改坡”工程……
双鸭山市网上“市长信箱”于4月27日正式开通,至今共收到群众来信558封,其中有价值的信件357封,答复率逾90%,内容涉及城市建设、社会治安、环境治理、再就业、贫困救助等各个领域。
在市政府常务秘书室,记者看到厚厚的一沓“市长电子信箱来信处理单”,上面列有群众来信、市长批示、处理结果等项内容,并附有办理情况报告。市政府建立并完善了对“市长信箱”邮件的受理、处理、转办、督办、反馈等规范化制度,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
市第八中学学生刘娇身患肝糖原累积症18年,没钱做肝移植手术。6月的一天,刘娇给市长信箱发送电子邮件。不久,市妇联和市民族宗教局联合发起了捐助活动,社会各界累计为刘娇捐款近6万元。
一家招商引资企业,年缴利税100多万元、出口创汇2400万元。但因其后期的环保设备没跟上去,致使粉尘排放量超标,污染了城市环境。2004年,市政府对其下达了限期治理决定,企业先后投入180万元进行污染治理,但仍达不到环保要求。8月下旬,企业附近居民发来电子邮件,向“市长信箱”倾诉饱受粉尘污染之苦。市政府的态度非常明朗:“宁可财政囊中羞涩,也要还百姓碧水蓝天!”9月6日,该厂正式关停,从收到群众来信到企业关停仅仅用了不到半个月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