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黑龙江频道12月23日电 黑龙江省为加强工业企业建设节约型社会进程的跟踪监测,近日设计出一套统计报表,包括工业企业能源购进、消费及库存,工业企业主要原材料购进、消费与库存和工业企业水消费等6张统计报表。据介绍,黑龙江省统计部门将在2005年年报和2006年定期报表工作中增设此调查项目。
据介绍,这套评价体系包括三大类20项指标。一类是资源节约指标,包括:万元综合GDP能耗、城市集中供热率、城市燃气化率、万元GDP取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农田综合灌溉定额、城镇生活用水节水器具普及率、散装水泥使用率;二类是资源综合利用指标,包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秸秆综合利用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城市中水回用率;三类是环境保护治理指标,包括: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工业粉尘排放达标率、工业烟尘排放达标率、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水土流失治理程度。另据介绍,矿产资源总回收率、共半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主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等指标也要在条件成熟时纳入该指标体系。
在谈到这套评价体系的设计依据时,黑龙江省统计局局长贲起利告诉记者,这套评价体系的建立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首先要考虑它的完备性,也就是能够概括节约型社会内涵的主要方面与主要内容,体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等各个方面;二是可获得性,反映节约型社会指标体系中的指标都具有可测性和可比性,定性指标有一定的量化手段与之相对应,定量指标能够通过统计部门发布的数据直接或间接进行计算;三是可操作性,能够体现政府各部门宏观调控职能,各部门通过对指标的监控结果进行管理。他说,在这套评价体系的基础上,黑龙江省统计部门还将进一步研究、建立循环经济统计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