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2月28日电 近年来,随着市场对珍贵毛皮需求量的逐年递增,我县狐貉养殖业又迅速兴起,一些养殖户依托县域独特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养殖经验,大力发展狐貉养殖。一再攀升的貉价,让养殖户们再次从狐貉养殖上看到了效益,得到了实惠。
在西丰镇苇子沟村马龙夫妇的乌苏里貉养殖场了解到,夫妇俩经过三年的精心饲养,如今他们的养貉场已粗具规模,发展种貉200多只。
据农民日报报道,2003年,马龙获悉貉皮价格有上涨的势头,而且貉占地小,食量不大,非常适合北方养殖。于是他产生了养貉的念头,并且得到了家人的支持。由于没有经验,起初他只购买了18对种貉,而且是和别人合伙饲养。
头脑灵活的马龙在养貉期间,一边学习养殖技术,一边考察市场,不但掌握了饲料配比、小貉繁殖等技术,还积极了解市场所需貉皮的质量。经过精心饲养,马龙养殖的貉,不但貉仔个保个,而且貉皮毛色光亮,纹路匀称,长势特别好。投入的资金当年就全部收回。可观的经济效益和广阔的貉皮市场,更加坚定了马龙夫妇养貉信心。2005年,夫妇俩扩大了规模,开始规范化养殖。今年6月中旬,他们以一只400元的价格卖出种貉50多只,准备打貉皮160多张,按每张400元的价格计算,预计今年收入近十万元。
说到养貉经验,马龙告介绍说:“在日常喂养中,要根据貉的生活习性,科学喂养,除了喂一些鱼食外,还要按科学的比例配备饲料,保证貉所需的营养。在养殖过程中还要注意疫病防治,这样才能得到更高的经济效益。”
马龙从网上看到,近两年来白貉的价格不断上涨,每张白貉皮卖到1200元。下步马龙准备从外地购买一组白貉,尝试白貉养殖,以获得更多的收入。
据了解,在西丰镇苇子沟村,象马龙一样,从事貉养殖产业的农户有五、六户,共养殖种貉近千只。目前,我县珍贵毛皮动物养殖业发展势头良好,全县狐貉养殖户近2千户,饲养量达到3万只,年产皮张近2万张,珍贵毛皮动物养殖已成为我县城乡居民致富的一个重要门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