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2月28日电 日前,记者从油田公司召开的2005年度油田开发技术座谈会上获悉,今年,大庆外围油田年产油量超过500万吨,实现了外围油田开发上的历史性突破,为“十一五”外围油田持续上产奠定了良好基础。
大庆外围油田作为“三低”油田,开采难度大,开发所要解决的都是世界级的难题。为加快外围增储上产步伐,近年来,油田公司不断挑战开发极限,在创新中求发展。在外围油田全面推行勘探开发一体化,形成了以三维地震为主的油藏评价技术、整体压裂配套技术等,使外围油田未开发储量动用率由“九五”的26%提高到“十五”的38.9%;依靠开发实践所形成的精细油藏描述技术和综合调整技术,使外围油田综合调整区块产能递减幅度得到控制。
拿外围油田扶余油层开发来说,一直是制约着大庆外围油田增储上产的关键难题之一。利用以往的地震预测技术,预测精度尚不及60%,扶余油藏难以得到有效开发。为了尽快打开局面,油田公司与中国科学院协作,结合外围油田开发上产区块的实际情况,探索建立了一套地震地质综合研究技术和工作流程,通过实际应用,预测精度达到了80%以上,用油田公司总经理王玉普的话说:“这套技术是我们攻克扶余油层桥头堡的第一关”。
外围油田年产量实现历史性突破也是油田公司科学采油加快发展的结果。从油藏评价、产能建设规模来看,与“九五”相比,“十五”期间完钻评价井是“九五”的4倍,新建产能是“九五”末的2.6倍,并在今年创下了历史新高。
截至到今年12月,外围油田已探明31个油田和3个气田油环,累计探明地质储量140865万吨。跨入“十一五”,外围油田将进一步完善已开发油田精细油藏描述技术,不断加大开发创新,提高难采储量动用率,继续保持外围油田跨越式上产势头,以便在大庆创建“百年油田”中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