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月5日电 题:一个村支书的高尚情怀——记七台河市前山村党支部书记刘东良
记者 高长利
“干部民主了,廉洁了,公正了,办事就透明了,百姓就拥护你,党支部也就有了战斗力。”
在前山村村委会显要位置,挂着一块金色奖牌——“全国先进基层党支部”。这是刘东良和党支部成员最珍惜的荣誉。
全市优秀党支部、全省“五个好”村党支部、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多年来,前山村党支部获得的荣誉足以令人发出由衷的赞叹。做出如此不平凡的成绩,靠的是什么?刘东良有自己的理论:“干部民主了,廉洁了,公正了,办事就透明了,百姓就拥护你,党支部也就有了战斗力。”
刘东良当村官不搞独断,充分发扬民主。他说:“干部也不是圣人,不是想啥、说啥都对。凡事得发扬民主,听取不同意见,才能克服和避免决断错误。”这么多年,凡是涉及全村发展的大事小情,他都先召开党员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然后召开全体村民大会广泛征求群众意见。这样的会议,每年至少召开十几次。
“顺着好吃,横着难咽。凡事得大家商量,取得大家支持与强行去做效果会截然不同。”也正因为如此,在前山村,只要党支部号召的事,村民们没有反对的。出义务工是件难办的事,过去村里出义务工拉砂石时常出现:当干部的不出工,干部的亲属不出工,百姓有意见,也不愿意出工。刘东良明确要求:不管什么任务,村干部、党员要行动在先,给群众做出个榜样。群众情绪理顺了,村广播喇叭通知,村民们就积极行动起来。
刘东良也常说:“百姓最担心的是干部不干净,咱们一定要做到帐目清清白白,百姓心里才痛痛快快。”
在村办公楼的左侧有块醒目的公示板,村里的帐目,小到人员出差,大到工程款,条条列在上面。村民对村里财务进行全程监督。有一年,村民举报村木材加工厂的电费误差很大,刘东良马上派人核实,并将不合理问题进行纠正,在村民大会上对此事作了通报。还有一次,有位乡领导拿来不符合规定核销的一万元票据,让村里“处理”,被刘东良当面拒绝。
25年来,刘东良在村里从不吃请,也不请吃。村里的娶儿嫁女、人情往份,送他的礼都加倍返还回去,上区、市里开会、办事也没报销过一分钱差旅费,没用村里的钱下过一次馆子,相反倒是把所有工资都搭了进去。镇党委书记于福君上任6年,只在前山村吃过一次饭。区里一位宣传干部15年到过前山村有五六十次,也只在前山村吃过一顿便饭,人们戏称刘东良是“小抠书记”。刘东良说:“村里的钱都是群众的血汗钱,有啥理由去糟蹋。”
刘东良以行动赢得了前山村父老乡亲的信任。用老百姓的话说:“刘东良喊一嗓子好使,不是单一靠领导力量,而是靠他的人格力量,他说话办事俺们信服。”
“作为一名党员,只为自己活着,那就太渺小了”
已满62岁的刘东良满脑子想的是让前山村更富裕、更文明、更靓丽。而死神却一步步地向他逼近——2005年11月4日,经北京腹腔肿瘤医院专家确诊,刘东良右肾长了个恶性肿瘤。在生与死的抉择面前,他不顾妻女的劝阻,不住院,不手术,硬是跑回他眷恋的前山村。
回村前,刘东良回了趟河北老家探望84岁高龄的老母亲。他是长子,19岁便当了家,在老人心里很有分量。从刘东良支支吾吾的话语中,老母似乎察觉了什么。她拉着儿子的手心疼地说:“儿啊,你要好好治病,我可指着你为我送终呢!”
刘东良抑制不住心酸,泪水夺眶而出。
这么多年没能好好伺候老母,已是不孝,这回他愧疚地伏在母亲跟前,哽咽着道:“娘,村里还有很多事呢,我明天就得回去,不能在这伺候您了,您要多保重身子骨啊!”
第二天一大早,刘东良眼含热泪跪在母亲床前,深深地给老人磕了三个头,毅然踏上了回村的列车。
列车驶进山海关,驶进黑龙江,又驶进七台河。刘东良坐在通往前山村的汽车里,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不时地向车外望去。汽车拐过村北的山包,一座座白墙红顶的二层小楼一下子映入眼帘,刘东良禁不住流下了热泪。
刚一停稳,车子就被村民们围住了。大伙儿纷纷抢上去和他握手,关切地问:“刘书记,您的病咋样了,没事吧?”他一边应着村民的问候,一边喊着村长李兴龙的名字道:“通知党员和村干部,明天开会……”
听说刘书记病的很重,好多村民都忍不住哭了。
67岁的老孙头把自家产的蜂蜜、蜂王浆、蜂胶抱来一大包。村民高云特意跑到虎林自己开荒种地的地方,花一千多块钱买来一棵老山参。他含着泪说:“刘书记,你是为我们大伙儿才把身体累垮的。以往大伙儿都知道你不收礼,但这棵参你无论如何得收下,大伙儿都盼着你尽快好起来!”
第二天,刘东良又和往常一样,与党员、村干部研究起村里的事来。
病魔在侵蚀着他的身体,他每天仅靠从北京开回来的中药保守治疗,身体日渐消瘦,一个月就掉了20多斤。但随着村里一件件事有了着落,他的心里却越来越轻松了,精神头也一天比一天好起来。
一个多月来,每天和刘东良在一起工作的村长李兴龙无时无刻不被感动着。他说,“刘书记为前山村的发展想的可周到了,要把它建成生态旅游村,前几天派出的党员、村民代表到北京房山县考察刚回来,这不,又安排了一伙儿去兴十四村考察了……”自1972年来到前山村,刘东良就对这片黑土地产生了浓浓的恋情。30多年过去了,他的根已经深深地植于这片沃土。2005年12月中旬,他拖着重病的身子和村里的党员、干部一起,又描绘出前山村2010年发展规划:要把前山村建成全省村域经济发展最快、农民收入最高、农民居住条件最好、生活环境最优、和谐富裕文明的小康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