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月12日电(记者杜筱) 今天,一名70岁的房颤患者张某在哈医大四院心血管内科接受了冷冻消融术,成为该项新技术的东北三省首位受益者。据介绍,该技术是采用零下75度液体冷冻病灶组织,病灶消融400秒钟,使病灶细胞遭到破坏。此例手术的成功标志着心律失常、房颤治疗又有了新方法。
张某患心律失常、房颤治疗近10年,两年来症状持续加重,稍一活动即心慌、气短,1月12日到哈医大四院求治。为避免传统射频消融治疗采用热能毁损病灶,使病灶部位心内膜同时受损易形成血栓,而且存在后遗效应使毁损组织增加导致房室传导阻滞使心律缓慢的缺点,该院副院长李学奇教授决定对其实施最新的冷冻消融治疗,在确定靶位后,立即在零下75℃时冷冻消融,400秒即可使病灶组织全部损伤,不损坏心内膜,无后遗效应,避免血栓形成及心律慢等并发症,患者没有任何疼痛感。
据李学奇教授介绍,房颤是导致心脏功能受损和引起脑血管意外的严重心律失常。临床上对这些患者进行长期的药物治疗,但存在副作用大的隐患;应用起搏器治疗,也只能针对某些特殊类型的房颤起预防作用;射频消融治疗是近年开展的新疗法,但会因温度过高而形成肺静脉疤痕狭窄、血栓和其他并发症。而冷冻消融不易产生血栓,对于房颤的治疗有特别的意义。
责任编辑:雷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