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综合  >  文卫·体育  >  文卫
搜 索
中国惟一的对俄发行《伙伴》扬名俄罗斯
2006-01-13 10:33:37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唐小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月13日电 从2002年10月创刊以来,《伙伴》这本目前中国惟一的对俄罗斯发行的俄文月刊已诞生三年多了,一千多个日子里,《伙伴》带着日新月异的中国的最新信息与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走进俄罗斯大大小小的城市,走进了俄罗斯人心中……近日,记者先后两次采访了《伙伴》杂志社社长、总编房瑞和,他向记者娓娓道来……

  俄中友好协会会长倾情《伙伴》

  2006年1月7日,应邀参加第七届哈尔滨国际冰雪博览会开幕式的俄罗斯季塔连科一行五人,访问了《伙伴》杂志社。他的这次访问本来在日程安排中是没有的,在俄方强烈要求之下,省里满足了他们的愿望。季塔连科会长及其随行人员盛赞《伙伴》杂志为发展两国人民的友谊和合作所做的突出贡献并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

  季塔连科会长说,《伙伴》杂志是第一本用俄文出版、向俄罗斯读者介绍两国人民友谊、文化交流和经贸合作的杂志,也是我读到的第一本中国的俄文杂志。《伙伴》杂志在俄罗斯受到了普遍的欢迎,为中俄发展和人民之间的友谊做出了突出贡献。我很敬佩你们的工作,也将大力支持和帮助你们,希望你们为促进两国友好合作关系做出更大贡献。

  俄罗斯人民了解现代中国的一个窗口

  去年9月14日,《伙伴》杂志社专访了来华仅三个多星期的俄罗斯联邦新任驻华特命全权大使谢尔盖·谢尔盖耶维奇·拉佐夫。我希望通过《伙伴》杂志,让更多的俄罗斯普通人民了解现今中国诸多好的方面,并把《伙伴》作为来了解中国的重要途径。据我了解,我们所有大使馆的官员都非常喜欢阅读这本杂志,我个人也非常喜欢。

  拉佐夫大使就中国对俄期刊《伙伴》杂志发表了诚恳真挚的看法和建议,他说,我对《伙伴》很感兴趣,她是让俄罗斯人民了解现代中国的一个窗口,俄罗斯人民和中国人民非常需要了解对方的国情和现状。现在的俄罗斯人大部分只知道“中国人多,用筷子吃饭”,还有一部分人对现今的中国一无所知。

  有俄罗斯人的地方就有《伙伴》

  去年哈洽期间,《伙伴》杂志发放赠阅3260余册。只要有俄罗斯活动内容的会议,便有《伙伴》杂志;特别在俄罗斯展区的每个展位,都赠送了《伙伴》杂志,到处都能看到俄罗斯的官员和客商在阅读《伙伴》杂志,《伙伴》取得了全面宣传中国、介绍黑龙江的效果,产生了积极影响。

  2005年11月,《伙伴》取得在俄出版、发行100年的合法权,这在全国10家对外边境期刊中是惟一一家在对象国取得的合法发行权,并获得了正规合法刊号,成立了以俄中友好协会副主席瓦西里·伊万诺夫及俄中友协中央理事副主席、俄科学院院士弗·米亚斯尼科夫为顾问的《伙伴》驻俄办事处。至今,《伙伴》杂志已在莫斯科发行5000份,而且这个数字已远远不能满足莫斯科人对这本杂志需求与喜爱了。

  来自西伯利亚的问候

  去年,哈尔滨电视台《睦邻》摄制组驾驶4辆越野车横跨俄罗斯欧亚大陆,翻译李建拓身边带着的唯一一本杂志就是《伙伴》,他想向这本有相当高的专业水准的俄文杂志学习,却没想到这本杂志能给俄罗斯人带去那么多惊喜。

  《睦邻》摄制组采访俄新西伯利亚中俄友好协会秘书长费洛诺娃·尤丽亚·伊万诺芙娜时,她看到《伙伴》杂志时,非常惊奇地拿在手中不停的翻看,边看边说:太了不起了!中国人太了不起了!我为你们感到骄傲!她又拿出一张自己的名片郑重地说:请将这张名片交给《伙伴》编辑部,转达我的问候,就说在遥远的西伯利亚有一位叫费洛诺娃·尤丽亚·伊万诺芙娜的人喜欢这本杂志。她说:中俄两国人民需要交流和友谊。

责任编辑:焦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