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1月15日电 "我们什么时候能用多少热,交多少钱?这既能从根本上避免用热大锅饭,又能使人们养成节约用热的习惯。"日前,在哈尔滨市召开的一次供热价格调整听证会上,用热计量问题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日前,为缓解近年煤炭、水等价格上涨压力,扭转哈尔滨市供热企业亏损的局面,哈尔滨市物价部门应供热部门申请召开供热价格调整听证会,拟上调该市连续5年多未变的热费价格,但在听证会上,这项提议遭到了哈尔滨市民代表的强烈反对。他们认为,如果热费计量问题不解决,单纯上调热费的做法是不能让百姓接受的。
哈尔滨市用户代表刘天晓认为,单纯按照供热面积收取热费的方式是不科学的,同时也使热费的收取成了笔糊涂账。目前,既然热是商品就应该具备商品的属性,就应该有检测和计量设备,使热可以像水、电、煤气一样显示出使用量来,并可以进行有效控制。但在哈尔滨市基本没有实行单户用量,计量器控制。非24小时供热与24小时供热的用户热费是一样的,这显然是不公平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在购买商品和接受服务时,有权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等公平交易条件,有权拒绝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
据了解,目前哈尔滨市在热费收缴方式上尚未实现计量收费,使居民热费的收缴无法真正反映居民用热的多少,同时也不利于节约用热,使收费的公正性遭到了一些居民的质疑,并常常因此发生纠纷。许多热用户认为,分户计量并不是一项科技含量较高的工程,对于用户供热取暖的计量表,国内有些城市已经试验成功,哈尔滨市如果也可以引进的话,许多供暖的矛盾就会迎刃而解。
对此,哈尔滨供热企业代表认为,按计量收费确实是供热改革发展的方向,但是改革需要一定的成本和时间,而且还需要对设备管网进行一定的改造。目前,哈尔滨的锅炉和管网大部分都是金属的,而且现在未必能达到标准,实现计量收费需要一个时间,需要很大的资金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