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为这样的群众代表喝彩
2006-01-17 17:15:04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月17日电 题:为这样的群众代表喝彩

  12日,弄得沸沸扬扬的哈尔滨市供热价格听证会在人们的一次次激烈交锋中结束了。热费到底涨还是不涨?如果涨,涨多少合适?还有待于有关部门审定。不过,在此次称不上完美的听证会上,我们还是欣喜地发现了一个“亮点”,那就是市民代表的精彩表现。

  一段时间以来,人们对许多价格听证会并不抱太大的信心。在人们的印象中,价格听证会就是“走过场”,尤其令人不能理解的是在许多听证会上,作为受听证结果影响最大的群众代表的意见也惊人的“一边倒”:同意政府(或企业)的意见。此次哈尔滨的供热价格听证会之前,由于代表的产生过程、程序公开透明度不高,人们都曾怀疑会不会成为又一场“听证秀”,听证代表能否代表广大消费者表达意愿。而出乎意料的是,在听证会现场,十位消费者代表的发言材料准备充分,观点鲜明尖锐,切中要害,道出了大多数群众的心声。人们从消费者代表的发言中感受到了他们的责任心、使命感,领略到了民意的力量。

  首先,这种精彩的表现,让我们看到了群众参与政府决策的极大热情。近年来,随着相关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公众声音在政府部门的决策中发挥的作用正变得越来越大。法律赋予了代表相应的权利,但如不去争取,同样无法实现。这次哈市的听证代表做出了很好的表率。他们先是积极报名参与热费价格调整,成为听证代表后他们又不畏强势,克服了许多困难和阻力,调查市场上煤炭的价格,哈市居民的收入状况,不同纬度兄弟城市的供热价格和时间,供热企业的内部管理和市场营销等资料。正因为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信息,他们在听证会上的发言时间虽然简短,却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我们感受到了认真负责的态度,以及当家做主人的自豪。

  其次,让敢说真话的群众代表坐到决策台前来,也体现了政府施政理念的转变。当前一些供热单位虽名为企业,实际上与政府有着密切的关联,政企不分,企业管理粗放,缺乏竞争机制,缺乏靠技术创新和降低成本实现盈利的动力。在这种情况下由政府有关部门主持听证会,对调整供热价格进行听证,想得到一个公平结果是很难。所以,只有政府的角色真正实现转换,成为管理公共事务的服务机构,企业体制发生了根本变化,成为市场的主体,然后再把那些有志于参与公共管理决策的热心市民代表请到前台来,价格听证才具备了法律意义上的“三方机制”,听证的代表的权利才有可能得到尊重,听证制度才能够产生应有的社会效力。

  其三,代表们能有如此的魄力与底气,也与社会各界力量的支持密不可分。本次的供热价格调整听证会,自始至终都受到了新闻媒体的关注。听证代表的名单,在社会各方民众的强烈呼吁下于开会的前一天公布。听证代表在会上没有机会发表的意见和建议,在媒体上得到了充分表达。这对于力图封锁、控制信息的个别部门来说是一个有力的制约,这种渠道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价格听证会信息不对称的缺陷,对听证代表的成长起到了帮助作用,对听证制度的逐步完善也是一种推动。同时,也给法律意识、民主意识滞后的某些政府部门上了很好的一课。

  高素质的代表,是听证会制度得以不断完善发展的必要保障。此次听证会让我们看到了希望,增强了把听证会继续到底的信心。我们盼望着,有关部门能不断完善听证代表的生成机制和监督机制,在今后的更多的听证会上能看到群众代表们类似的精彩表现,让民意真正体现在政府的各项决策中,让各项决策真正地造福于民。

责任编辑:刘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