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手一抛
脏了城市“脸”
司机驾车时随手向车外乱抛垃圾、随意吐痰,这是哈市很多司机都存在的陋习。
道里区友谊路清洁员倪女士对此深有感触。倪女士说,她主要负责友谊路上的路面保洁工作,路面上每天都有大量司机从车里抛出的生活垃圾,她要在车流中穿行清扫。司机扔出来的垃圾有烟头、废纸、矿泉水瓶,还有痰渍和口香糖。有时,一些司机还嫌他们做清理工作碍事。倪女士说:“我们也知道危险,可是这么多垃圾,多影响哈尔滨的形象啊!”
家住红旗小区的私家车主杨女士气愤地告诉记者,1月23日早晨她开车经过南直路时,前面轿车内突然扔出一把瓜子皮和几团面巾纸。随着风势,这些垃圾“天女散花”般飞到了自己车前的风挡玻璃上,给她的行车带来很大不便。车主陈女士说,有一次她开车路过红旗大街,在等红灯时,旁边轿车窗户缓缓降下,紧接着“啪”地一口痰就飞了出来,刚巧粘到了她的车身上。为了不影响交通,她没下车找那个司机理论。可擦完车上的痰迹后,她恶心了好几天。
抢行、加塞儿
埋下安全隐患
很多司机在转弯并线不打转向灯,遇到堵车下道抢行、加塞儿更是常事。这些陋习,不但直接威胁着行车安全,也对道路交通秩序形成很大破坏,并为交通事故埋下隐患。
据了解,2005年,哈市发生一般以上交通事故985起、894人受伤、517人死亡,其中因抢行、并道而引起的车祸不在少数。
刚刚学会开车的市民李女士在采访时说,她开车上路时发现,一些情况总是让她手足无措。经常遇到一些老司机争道抢行、加塞儿行驶,不是险些发生车辆刮碰,就是差点追尾。有一次,她驾车行经西大直街与通达街路口时正好赶上绿灯,本打算直行通过,却发现对面左转弯的车已经迅猛加速,非要抢在她之前转弯,她只好踩刹车让那辆车先过,才避免了两车相撞。
有一些司机仗着自己技术好或是图省事,在行驶过程中也有很多不良习惯。有着十几年驾龄的老司机张师傅对记者说,按照规定,夜间开车时开着远光灯会造成对向行驶车辆的司机眼花,看不清任何东西。所以,当对面有车辆驶来时应关闭远光灯,换成近光灯。但有的驾驶员却懒得换灯甚至故意炫耀自己的灯亮,一直开着远光。私家车主杨女士就说,去年三月份的一个晚上,她的同事开车去学府路,迎面驶来一辆本田车,相距还有十几米的时候,他被本田车雪亮的灯光晃得睁不开眼睛,不禁慌了手脚,结果两车相撞,车撞坏了,双方司机也都进了医院,真是害人害己!
乱停乱靠
人为造成堵车
一遇到堵车,人们就常常抱怨车多路少或者管理不到位,其实,许多拥堵是人为造成的,祸首就是司机违章,乱停乱靠,导致交通状况恶性循环。
实际上,公交车赖在站台不走、不按序进站,货运车辆停在路边装卸货物,出租车排成长队在繁华地段长时间等客、私家车辆乱停乱放等现象,才是造成堵塞的真正原因。采访中,很多市民发表了这样的看法。
出租车司机李先生说,他每天驾车在路上走,最不愿走东、西大直街、果戈里大街、北环路、南极街、博物馆转盘道等街道。因为这些街道经常堵车,且多数是因为个别司机将车违章乱停乱放造成的。在西大直街去往博物馆这一路段,经常能发现停放在路边的“死车”,因这些车占用道路,导致交通不畅。而南极街和北环路则经常有大货车占道装卸货物阻碍交通。在松雷商厦门前,很多公交车赖着不走,长时间在那里等客,结果造成大直街去往博物馆方向交通不畅,甚至堵车。
打电话看电视
乘客心惊胆战
在某单位从事夜班工作的陈先生对记者说,他下夜班打车时,时常能遇到一些不负责任的司机,边开车边打电话,更有甚者,边开车边看车载电视。一次他要求司机关掉车载电视,安心开车时,司机不但拒绝了他的正常要求,而且还对陈先生恶语相向。在黄河路等车的李先生对记者说,有一次他乘坐公共汽车,途中公交车司机的手机铃声响了,司机毫无顾忌地拿起手机开始接听。并用一只手握着方向盘开车,电话足足聊了五分多钟,一车的乘客都心惊胆颤,生怕发生什么意外。
雨天飞车
泥水溅向行人
有个别司机驾车时,全然不顾行人的感受,只图个人方便、痛快,把车开得飞快,就是把泥水溅到行人身上也毫无愧意。
大雨过后,部分路面通常会形成积水。很多司机在经过这样的路面时,从来不减速,在把污浊的泥水溅到行人身上后,连声“对不起”都没有,径直驾车离去。行人只能站在后面,诅咒司机“缺德”。
在哈尔滨联通公司工作的杨女士对记者讲述她的一次被溅经历。去年夏天,刚刚下过雨,路面上都是小水洼,怕弄脏衣服的她,在路上小心翼翼地向单位走。突然,一辆出租车飞快地从她身边开过,将水洼里的泥水溅得她满身都是,想回家换身衣服,可是眼看就要迟到了,她只能硬着头皮去上班,弄得她一天的心情都不好。
家住南岗区黄河路的72岁的黄大娘对记者说,她家的房子靠道边,在凌晨,她经常能听到街道上响起刺耳的汽车喇叭声,扰得四邻不安。她岁数大了觉轻,外面稍微有大一点的响动就会醒。邻居们对深夜或者凌晨汽车发出的噪音都有很大的意见。警报器的叫声、汽车喇叭的响声、汽车急刹车声,让她们这些邻街的住户,深受其苦。
拒载催客
脏话乘客脸红
21日,刚刚从广州回哈的张先生告诉记者,他从南方回来过年,随身带了很多东西,衣服又穿得单薄,想打车快点回家。他在哈站站前连续打了10多分钟的车,司机都不愿载他。张先生说,他拎着东西走到每辆出租车前,司机都会热情的问他要去哪,一听他要去铁路街,笑脸马上就消失了,个个连说不去。他就这样被连续拒绝三、四次。好不容易上了一辆出租车,他气愤地对司机说起了刚才的境况。那位司机却告诉他,他也在哈站前排了半天,大家都想跑个远点的地方,多赚点钱。如果不是顺路,他也不拉。
此外,市民对公交车超载、超速行驶、走禁行路、疲劳驾驶、催促乘客上下车、口吐脏话等行为最为不满。
市民王女士告诉记者,几天前她乘坐一辆21路公交车时,每到一站,司机都对上下车的乘客极不耐烦地大声催促“快点、快点”。有的乘客刚上车还没站稳,司机就猛踩油门冲出去。没抓牢扶手的乘客,因惯性而被晃得差点摔倒。王女士还说,很多司机只要在行车过程中出了一点情况就会破口大骂,骂的词语特别难听,实在是让乘客替他们脸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