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月30日电(记者 高长利)张锡文于2000年在换届选举中当选为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桦南县桦南镇新庆村村主任。此时,他是一个拥有千万资产的农民企业家。上任以来,张锡文以维护好、实践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脚踏实地为村民办好事办实事。五年来,在张锡文的影响和带动下,新庆村出现了村民生活富裕,社会安定的喜人局面,他本人也先后被佳木斯市、桦南县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办实事做凝聚人心的吸铁石
上任后,张锡文慷慨解囊,从自家的建筑工地拉来建材维修村办公室,用自家的汽车拉碎石料铺垫村屯路、砌排水沟,拿出3万元架设了村里的桥梁,方便了大型农机具下地作业,从而解决了新庆村困扰已久的“办公难、行路难、通车难”问题。
此外,张锡文还在村里建立健全了财务管理制度,砍掉了村小食堂,撤掉了四名超编人员。张锡文自掏腰包承担了村里的招待费,并且为村集体偿还了10万元的债务。广大村民看在眼里,服在心上。
谋发展做乡亲致富的助力器
2000年末,张锡文村支书、村主任一肩挑。面对经济结构单一,农民增收缓慢的现状,张锡文以市场为导向,勾画出“远抓林、近抓牧、搞集约、出劳务”的经济发展蓝图。
“远抓林”就是从村集体的长远利益出发,由村里组织村民把1500亩荒山栽植了用材林,此举既防止了水土流失,又为后代留下一笔宝贵的财富。张锡文本人无偿投资50万元,兴建起1500平方米猪舍供贫困户使用,让26户贫困户以入股的形式加入养猪场。养猪场集繁殖、养殖为一体,年可繁母猪200头,年产仔猪近4000头,年可实现纯收入30多万元。张锡文的“近抓牧”思路已经初见成效。为了使村里土地产生最大的效益,张锡文开始“搞集约”,将连片的2000亩土地集约经营,实行五统一的经营模式,既降低了成本,又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亩增收30元;张锡文把村里闲置的劳动力集中起来,吸纳到他本人的企业务工。此外,全村还有152名劳动力常年在企业搞劳务输出,年人均收入5000元以上,可为村集体增加收入75万元。“出劳务”使得村里的闲置劳动力人尽其才。通过以上四项举措,新庆村人均纯收入连续五年以40%以上的速度递增。2005年,村人均纯收入达到3300元,村民逐步走向了富裕。
献爱心做扶贫救危的及时雨
张锡文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真心实意解决村民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问题。2001年春,他组织党员干部帮助刘春玲等四户贫困户建住宅房,所有的建筑材料张锡文一人承担,并且出车无偿送料。半个月的时间,四户贫困户高高兴兴地迁入了新居。为支持村里12户危房户建房,张锡文又无偿的支援了价值10多万元的建材。
2003年冬,村民孙文广患上了肺癌,没钱治病在家硬挺着。张锡文听说后,主动与孙文广联系,出车出人出钱亲自把孙文广送到哈尔滨医大二院。由于治疗及时,孙文广的健康状况明显好转。2005年3月的一天晚上,村民刘月琴患子宫肌瘤流血不止,刘月琴的丈夫急得团团转,无奈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给张锡文打了个电话。张书记了解了情况后,从县城驾车往返10公里把患者送进医院,并拿出3000元钱用于治疗,患者很快脱离了危险。为解决贫困村民种地难的问题,张锡文每年都要拿出10余万元为村民垫付种子、化肥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