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一心为民的好支部——记龙江县鲁河乡四撮房村党支部
2006-01-31 17:03:03 来源:东北网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月31日电(记者 高长利) 先进性教育活动中,齐齐哈尔市龙江县四撮房村党支部围绕经济建设中心,以村屯环境综合整治为突破口,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高“五个好”支部建设水平。

  抓班子建设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四撮房村是一个合并村,2003年由原四撮房村和西发村合并而成。合并前的四撮房村只有一个自然屯,规模比较小,经过多年的努力,村级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得到了较快发展。而原西发村工作基础较差,债务较多,各方面工作都比较落后,这给合并后的新四撮房村党支部带来很大压力。

  为此,新的班子组成后,党支部多次召开班子会议,进一步统一了班子成员的思想,班子成员一致认为合并村不应只是形式上的合并,而是要真正形成向心力,增强凝聚力,提高战斗力。在此基础上,结合四撮房村的实际,党支部认真制定规章制度,明确了班子成员的分工,形成了村“两委”齐心协力抓好村级事务的良好工作局面。党支部成员深入到农户家中,与群众谈心,及时了解民情,掌握民意,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抓队伍建设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提高党员干部自身素质,造就一支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党员干部队伍,四撮房村党支部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采取集中学习、个人自学和学历进修相结合的方式,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学习农业实用技术。党员干部及时“充电”,综合素质得到较大提高。为提高学习效果,村党支部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对党员每半年进行一次考核,年终进行总结;对村班子成员,每季度进行一次考核,考核结果张榜公布,让群众监督。同时,不断加强村民的科学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从县农业中心聘请农业技师,定期开办科技培训班,并采取多种形式向群众宣传党的政策法规和路线方针政策,2005年,共举办各类培训班20余期,培训人员800余人次。四撮房村党支部紧紧围绕实施“农民党员致富工程”,积极鼓励党员带头发展畜牧业,建设扶贫羊养殖基地。全村共有五名贫困党员领养扶贫羊,通过一年的运作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截至目前,五户贫困党员投放基础母羊50只,产羔48只,预计二年后户均存栏达22只,仅此一项户均可增加收入5720元。

  抓制度建设形成良好工作机制为了扎实推进村级各项事业健康发展,四撮房村党支部结合本村实际,将工作目标进行分解细化,按岗定标,责任到人。同时,完善了村党支部建设、村干部目标管理、村规民约等八项工作制度,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三年工作规划。积极推行村级财务、政务公开,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增加工作透明度。为提高村民素质,树立良好的村风民风,村党支部积极开展“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制定了《“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实施细则》,组织秧歌队为十星级文明户授牌,并及时兑现星级奖罚措施,使“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扎实开展,达到了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的目的。目前,全村“十星级”文明户达130户,占总户数的28%;公民基本道德普及率达到95%以上;计划生育率达100%;治安秩序良好,无重大责任安全事故,治安刑事案件为零,农民经济收入再上新台阶,人均收入突破3000元,群众的科技普及率达到93%以上。

  抓小康建设带领群众共同富裕四撮房村党支部以文明村建设为突破口,以群众增产增收为目标,不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党支部经过多方努力,争取到省农业开发办投资20万元,打抗旱水井4眼,有效解决了4000亩农田的灌溉问题。村里投入30万元,加上从省农业开发办争取到的项目资金100万元,成立了农机合作社。四撮房村党支部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转变村民传统种植观念,围绕产业结构调整,扩大三用高粱、蔬菜等经济作物面积,使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达到32%。此外,村党支部还积极组织劳务输出,扩宽增收渠道,仅此一项每年就可增收100多万元。村里筹措资金50万元鼓励村民发展畜牧业,实现了户均一头牛、人均一只羊的目标。在精神文明建设上,村党支部对村屯环境进行整治,栽植绿化树木3500株、安装路灯35盏,修建花坛占地160多平方米,平整500多平方米的户外活动场所,栽花5000多平方米,硬化边沟400延长米。此外,村里还扩建了活动室,为村民提供了活动场所,使文明村建设提档升级。通过“五个好”村党支部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改变了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村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为村域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责任编辑:张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