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省人事厅厅长谈人才强省战略:构建“人才兴安岭”
2006-02-08 06:34:14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晨报  作者:林琳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2月8日电  “我省自然资源丰富,要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必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省人事厅厅长段余应在谈及我省人事工作时提出,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打造与我省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相适应、特色突出、优势明显的人才集团军,构建“人才兴安岭”的发展思路,落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人才强省战略。

  提及“十一五”期间我省人事工作,段余应认为,首要任务是要解决机制和结构问题。段厅长介绍说,就目前而言,我省人才资源基础实力较强,科技人才综合实力居全国第七位。但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适应,主要问题是管理机制不活,人才结构与分布不合理,领军人才短缺,创新能力不强,人才流失较为严重。

  根据“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要求,针对人才队伍的现状和问题,省人事厅提出,要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构建“人才兴安岭”。段余应说,黑龙江“高高的兴安岭”全国闻名,借此命名,表示我省将建立特色突出、优势明显的人才队伍。“人才兴安岭”的主要目标是,在装备制造、石化、能源等六大优势主导产业,建设由领军人才、中青年高级专家、高技能人才组成的结构合理、实力雄厚的人才纵队;在信息、生物、新材料等高新技术领域,加快建设创新人才团队;在现代物流、旅游、会展等新兴行业,大力培养素质优良的专业人才队伍;在哈大齐工业走廊、东部煤电化基地等重点发展区域,形成人才密集区,努力使人才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社会发展优势。

  段余应表示,今年是新的五年计划开局之年,也是我省构建“人才兴安岭”这一战略目标实施的起步之年,省人事厅将研究制定并组织实施《“人才兴安岭”行动纲要》。其主要内容包括通过对事业单位的撤销、合并、划转、产权改革等方式,打破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促进产学研结合;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建立“高层次科技人才培养基地”、扩大和调整博士后站点布局、实施省级重点学科(专业)带头人培养计划和“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提高专业技术人才的创新能力;瞄准当今科技前沿,引进急需的高层次海外人才,围绕中俄科技经贸合作战略升级,加强中俄双方人才交流合作;完善现有人才特别是关键人才的政策措施,建立专家联系制度,做好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政府特贴、省长特殊奖的评选,积极探索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有效办法,对有突出贡献的人才,授予相应的荣誉称号;加强人才开发基础建设,大力发展人才咨询、人才评价、人事代理等业务,建立健全人事公共服务体系。积极推进人才市场一体化建设,建立反映人才资源稀缺程度和市场供求关系的现代人才市场体系。

 

责任编辑:刘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