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由:要切实帮助农民解决问题
提案人:九三省委
提案内容:
我省一些县(市)农村干部下到村和农户,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并把“三同”作为转变干部作风的重要举措。应该说,干部与群众“三同”是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干部通过深入基层搞“三同”,比较全面地了解了基层的情况和群众的想法,有的放矢地解决群众实际问题,密切党群和干群关系,帮助群众发展致富,就是一件好事情。但是,现在有一些“三同”农民并不很欢迎,原因在于有的地方尽管干部与群众搞了“三同”,但却并没有给农民带来实际利益,不能解决基层实际问题,干部虽然满腔热情搞“三同”,结果却成了形式主义的“花架子”,甚至成为给基层增加负担的“大呼隆”。农民群众在肯定干部良好愿望的同时,也中肯地批评说:仅有“三同”是不够的。现在农民最缺的有三样:资金、技术和信息,而有的住村干部却很少能给农民提供这三方面的帮助。相当数量的行政干部没有专长,确实难给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而现在许多农户人多地少,自家的劳动力尚且用不完,“再要干部帮着干,只能是越帮越乱”。
在新的农村经济形势下,再不能因循计划经济时的工作方法开展农村工作。现阶段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合理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切实增加农民收入。而这一切,仅靠体力劳动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依靠技术和信息。这就对从事农村工作的干部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懂技术,懂市场,有眼光,真正担当起农民致富的带头人。
在新形势下改进基层干部作风、密切干群关系,要有新的内容和载体。如果我们的干部能帮助农民解决增收,提供科技信息,引进新的品种,并起示范带头作用,手把手地教农民发家致富的技术,这样的干部农民没有不欢迎、不喜爱的理由,也不会因为你没有与他同吃同住同劳动而不满意。相反,就算我们的干部与农民“三同”了,没有解决实际问题,农民照样不说好。
帮助农民增收,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基层干部长期深入农民中间做大量细致和深入的工作。这个任务,不是在老百姓家里住上三五天,搞一阵子“三同”就能完成的。农村中的矛盾和困难,不是搞一两次“三同”就能迎刃而解了。不管采用哪种方式,帮助农民解决问题是关键。摆形式、解决不了实际问题的“三同”,只能引起群众的反感。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点和落脚点是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当前,对农村基层干部来说,要体现这一要求,就是要实实在在地为农民群众谋利益,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尽快使广大农民群众过上富裕生活。农村干部要大力转变工作作风,改进工作方法,目的就是更好地带领农民发展致富。丢弃那些形式主义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