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齐齐哈尔一对恩爱夫妻八位老人床前尽孝30年
2006-02-09 06:54:53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晨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2月9日电 从1980年齐佳民和王晓燕组建了自己的家庭开始,两颗热爱生活的心用朴素的感情打造着他们的生活。在日前结束的第五届全国五好文明家庭评选表彰活动中,被评为全国文明家庭(标兵)荣誉称号。

  齐佳民忘不了1971年母亲去世时的情景。妈妈拉着他的手,缓缓地说:“替我照顾你姥姥、姥爷……”妈妈去世时刚刚38岁。当时,作为长子的齐佳民也只是个刚满18岁的孩子。他承担起了赡养老人的义务,挑起了家庭的重担。母亲去世后,齐佳民常常出现在乡下通往姥姥家的小路上,肩扛手提着家里人从牙缝中省下的细粮……

  1980年,齐佳民和王晓燕经过4年的恋爱,组建了自己的小家庭。感受到新婚甜蜜的同时,两个人身上的担子也更重了。除了年迈的姥姥、姥爷,还有爷爷、奶奶、父亲、继母、岳父、岳母,一共8位老人需要照顾。

  两人的孝道,给了老人幸福的晚年生活。在这些老人中,爷爷、奶奶、姥爷都在年近90岁时相继去世。1985年,齐佳民和妻子把独自生活在乡下的姥姥接到哈尔滨一起生活。姥姥生病,他们搀扶着去医院;怕姥姥孤单,就买来小狗为老人解闷。2004年,病重的姥姥住进了医院,夫妻俩更是昼夜护理。当时负责诊治的哈尔滨市第六医院内科主任王小波回忆说,一次查房,老人突然剧烈咳嗽起来。站在旁边的齐佳民来不及拿痰盂,一伸手就把姥姥吐出的痰接到自己的手里。王小波说:“当时看着这个手里攥着一口浓血痰的中年汉子,在场的医护人员都被感动了。”

  结婚后,两人相互关心,相互恩爱,共度难关。1986年,由于常年操劳,王晓燕得了巨大双肾结石,当时治疗只能摘除患病比较严重的右肾。不甘心的齐佳民带着妻子跑遍了北京、上海等地,最终确定了在哈尔滨“取石保肾”的治疗方案。手术在即,齐佳民的妹妹突遭车祸,24小时之后才被家人找到。面对此情此景,王晓燕毅然决定推迟手术。紧急抢救手术后,夫妻俩在妹妹的病床前整整守护了4天4夜。妹妹脱离了危险,可王晓燕的腰已经直不起来了,被直接送到了哈医大。在王晓燕住院期间,齐佳民不离左右精心护理,悉心照料。当时王晓燕住在1号病房3号病床,尽显丈夫温情的齐佳民被医生和病友们善意地戏称为“1号3”的“模范丈夫”。

  对生活的理解和热爱,对事业的执着和追求,让齐佳民、王晓燕夫妻俩的心贴得越来越近。工作上,夫妻俩相互支持、相互鼓励,在各自的工作领域里都取得了不小的成绩,被同事们称为“比翼齐飞”。齐佳民先后担任团区委书记、街道党委书记、区纪检委书记等职务,现任中共哈尔滨市委政法委副书记。王晓燕也多次被评为市三八红旗手和省、市、区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

责任编辑:刘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