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2月16日电 哈尔滨市建设系统服务年启动后,昨天上午,全市建设系统各部门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纷纷向社会发出承诺:以民生为先、充分重视民意,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并开始全面接受社会监督。
杜绝野蛮施工,维护生活环境
市建委今年将科学组织城建重点工程,坚决杜绝野蛮施工,尽最大努力维护群众生活环境;同时进一步改革建设项目审批制度,加快推行网上审批,提高审批效率;实行现场办公,上门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建立开发、施工企业诚信体系,规范企业经营行为。
“三增三减”改善市民居住空间
市规划局今年将以“三增三减”为原则,利用规划手段为居民改善居住空间,即增停车场、增绿地、增公共活动空间,减人口密度、减容积率、减污染,实现项目建设利益和城市全局利益的协调一致。在规划审批建设中,强调突出广场的功能性,融市民休闲、娱乐、观赏、健身为一体,切实为大众日常社会生活服务。
提高道路挖掘水平避免“马路拉锁”
针对市民反映强烈的“马路拉锁”问题,今年市城管局将提高道路挖掘水平。同时搞好城区环境美化、净化、亮化工作,创建适宜人居城市;解决建筑垃圾造成的环境污染,全部实现封闭式运输;加大对乱贴乱画、马路市场清理力度;全方位整治和取缔占道经营、出店经营行为;建立数字城管系统,开展亲民执法。
社区设立窗口,解决扰民污染
今年市环保局将帮助150个企业减排污染物6000座,增加效益3.2亿元;在居民社区设立环境信访窗口,及时解决扰民污染;新建安静小区40个;加强规范江水位监测和监管,确保全市用水安全。
50个村屯和呼兰区通公交车
今年哈尔滨市将通达39条农村公路,改造危险桥梁130座,确保年度开工建设高等级路面的农村公路1000公里,建成通车500公里;与农村公路建设同步的同时,加快解决农村客运线路通达深度不足、基础设施薄弱等问题;今年还将加快公交发展步伐,开辟、调整和改造公交线路7条,解决50个村屯和呼兰区通公交车问题。
经营城市继续增加透明度
今年市国土资源局将继续深化国土资源使用制度改革,规范国土资源市场秩序;通过改革行政审批制度,简化审批程序,建立公开透明的操作规范;建立办件责任人制、问责制、跟踪问效制。
保证居民住宅室温达标
市供热办今年将保证居民冬季住宅室温达到16℃-18℃;继续做好供热服务监督热线工作,全力解决居民群众供热难点热点问题;缩短审批时间,热源建设项目审批严格按5个工作日时限办结;启动实施一批大型集中供热项目建设、新增集中供热面积800万平方米,城市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61%。
让市民喝放心水,确保井盖完好
市供排水集团向市民保证:今年一定让全市人民饮用放心水。保证市政供水水质达标,水量充足;继续坚持水质三级检测制度,坚持对松花江水质检测频率,根据水质变化情况及时调整净水材料投放比例,确保市政供水水质符合国家标准;确保井盖完好,发现丢失及时补充,确保群众出行安全;加强对磨盘山供水工程建设的组织领导,确保2006年底让全市人民喝上来自大森林的磨盘山优质水。同时加快启动文昌污水处理厂,配套泵站及管网改扩建工程,有效消除马家沟内涝片。
完善数字房产系统,加快行业信用体系
市房产住宅局今年进一步完善商品房买卖合同联机备案制度,通过科技创新,努力提高商品房市场管理水平,让百姓购买放心房;抓好住房保障服务,大力推进危棚房改造,做好廉租住房工作,落实经济适用住房货币补贴、新房交付使用、专项维修资金归集三项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