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我省农牧渔发展大题目:一棵树 一条鱼 一个池 一个豆
2006-02-20 08:01:10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2月20日电 黑龙江省领导与主管部门共议龙江农牧渔业未来发展大题目,瞄准科技攻关重要目标。

  “我要的不多,我就要一棵树、一条鱼、一个池、一个豆!”

  2月16日,省科技厅向省领导做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农业专题汇报。会上,在和科技厅同志进行交流时,涉及到改变黑龙江农牧渔业未来发展的大题目,副省长刘学良概括了这样一句话。

  此言一出,赢得与会者一阵热烈掌声与欢笑。

  然而笑过之后,这些肩负着科技发展重任的科技管理者们感觉却并不轻松。

  到底是什么树、什么鱼、什么池、什么豆,让大家不轻松呢?

  刘学良神情严肃地说,黑龙江是全国重要森林生态大省,森林覆盖面积居全国首位。然而因为是生态林,我们守着33万平方公里的广袤森林,却只能看着而不能使用,怎么解决这种尴尬呢?这就需要科技来发挥作用了。如果能培育出一个优质的速生树种,比如说十年就可以成材,那么我们就可以把一部分林地变成商品林基地,不仅能为我省乃至全国造纸业提供原材料,还能解决林区的生存问题。这将是北方林业的一次革命。

  我省有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嫩江、牡丹江等五大江,以及镜泊湖、兴凯湖和五大连池,丰富的水资源孕育出的冷水鱼在全国独一无二。因此,在水产养殖业;科技方面我希望能在冷水鱼养殖及深加工上下功夫。目前,我们已经成功解决了鲟鳇鱼的人工养殖技术,最长成活时间已经达到7年龄;下一步要解决人工繁育技术。这种鲟鳇鱼生长期快、肉质好,尤其鱼籽金贵,被称为软黄金,如果把“冷水鱼”这条鱼研究成功了,就能解决我省渔民的生活问题,这也将是寒冷北方渔业的一次革命。

  一个池子,就是沼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涉及面很广,但能源问题是个主要问题。黑龙江的农村非常分散,如果实现全部通气、通水不容易,同时农村又大量地集中养猪、养鸡;养牛,这些牲畜的粪便处理就成为很大问题了;黑龙江是农业大省,大量秸秆的积存也成问题,解决寒冷地带沼气使用问题是关键,如果能取得这样关键技术的突破,那么这个沼气池既能吃掉秸秆也能充分利用粪便,而且还解决了农村农民用气和照明的新能源及环保问题。发展好这个循环经济链,解决好这个沼气池子,将是改善农村生活的革命。

  此外,还有一个豆。就是继续在“十五”期间取得的成绩基础上攻克大豆连种带来的重迎茬问题。大豆在连年种植中容易出现产量低、品质下降、病虫害多等问题。这个技术如能解决,就可以让黑龙汪的大豆年年保持高产稳产,这也将是种植业的一次革命。这将对黑龙江,对整个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都有好处。

  “黑龙江科技基础非常好,应该在重点上、特色上有所突破了,是时候了。”刘学良说,“我点的这几个题,恰好是科技推动黑龙江经济发展中的几个难题,我认为非常迫切。但是在技术上是否可行,我拿不准,希望你们利用科技来解决这些问题。”

  省科技厅厅长孙尧当场欣然领命,但同时也感到使命的沉重。而主管农业科技的副厅长潘忠在欣然领命的同肘也直言压力很大,他说,实际上,这也正是黑龙汪农业“十一五”攻坚破难的几大重点课题。

责任编辑:张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