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大庆晚报“保护藏羚羊特别行动”
2006-02-20 10:44:20 来源:大庆网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2月20日电 为什么选择可可西里和藏羚羊为环保对象?

  晚报“保护藏羚羊特别行动”特派记者刘为强在那里一年都做什么?……

  “保护藏羚羊特别行动”十问

  可可西里,一个神秘的地带;藏羚羊,一个传奇的象征;刘为强,一个勇敢的名字。是什么把三者紧紧联系在一起?

  是《大庆晚报》,是晚报发起的这场“保护藏羚羊特别行动”!

  随着本次活动出发日期越来越近,随着志愿者报名活动日渐升温,读者的关注程度也日益提高。但仍有许多人提出不少疑问,昨天,晚报记者再次采访了这次行动的特派记者———刘为强。1.此次行动如何定位?

  这是一次由大庆晚报在国内媒体独家策划发起,由市政府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由本报特派记者和志愿者共赴可可西里,历时一年探寻藏羚羊行踪,集拍摄、科考、探险、环保于一体的大型主题采访活动。2.刘为强是何许人也?1966年生于呼伦贝尔,毕业于哈师大中文系,兼修美术,1997年进入本报。现为中国摄影家协会高级会员、全国十大摄影记者、省摄影家协会理事、大庆石油之光摄影协会主席、新华社签约摄影师、富士摄影师、柯达摄影师。荣获国内外摄影大奖500余次,《目击沙尘暴》曾获中国摄影大展纪实类金牌。先后赴欧洲、日本、新马泰、俄罗斯、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地采风。

  性格:喜欢挑战和冒险。多次远征西藏、新疆、满洲里等地探险,积累了丰富的野外实战经验,一年前开始筹备此事,本次行动的主要执行人。3.为什么要招募志愿者?

  为保证采访安全顺利,增加大庆人的环保意识和意志品质,扩大此次壮举的影响和意义,特向社会公开招募一名志愿者作为刘为强的“生死拍档”。4.为什么选择拍摄藏羚羊?

  藏羚羊在氧气含量是内地1/2的极端恶劣环境下为何能生存几千万年,它怎样与天敌、大自然和盗猎者搏斗都是尚未揭开的世界之谜。

  藏羚羊浑身是宝,纤细柔软的绒纤维被称为“软黄金”,藏羚绒制品“沙图什”披肩更为神奇昂贵……

  它被残忍的盗猎者从100多万只屠杀至4000多只。保护藏羚羊这个地球上宝贵的物种已经成为世界性的行动。藏羚羊是中国的,更是全世界和全人类的。作为海拔最高地区历经优化筛选的杰出物种,它身上所包含的优秀生物基因,囊括了陆地哺乳动物的精华,也是生物基因库中的一大宝藏。5.主要采访哪些专题?

  本次采访将涉及20大专题,包括拍摄藏羚羊、可可西里自然风光和动植物,采访可可西里保护神———管理局局长“才嘎”,聚焦长江源头生态现状等。6.为什么要用一年时间?

  本次行动已定于今年3月出发,到达时正值藏羚羊繁殖期,历时一年全面记录藏羚羊从产崽、迁徙到被盗猎的全过程。7.出版画册有什么意义?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家环保总局、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及各界环保义士都热切期盼有一本全程记录藏羚羊的画册问世,但受各种条件制约,目前世界上尚无一本同类画册。

  如果此次拍摄成功,刘为强及志愿者将创造中国乃至世界的诸多“第一”———

  龙江史上万里单骑勇闯可可西里“第一人”;

  国内媒体历时一年报道藏羚羊的“第一人”;

  中国摄影界全程拍摄藏羚羊生态“第一人”;

  出版《中国藏羚羊》画册的世界“第一人”!8.本次行动将达到什么结果?

  晚报从3月开始每月将定期首家刊发刘为强等从无人区传回的大量图片和文字报道,并择优向其他30多家媒体和网站供稿;

  明年6月将在大庆举办《中国藏羚羊》大型摄影展,并以《大庆晚报》名义倡导捐助。随后全国巡展,作者将签名义卖部分摄影作品,所得款项将全部用于保护藏羚羊;

责任编辑:强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