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旧)科技·卫生
搜 索
寒假生活让孩子身心轻松更重要:寒假“加餐”价格不菲
2006-02-20 15:17:39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贾红路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2月20日电 眼下,中小学生寒假即将进入尾声。回首一个多月的寒假生活,不少家长都深有感触:一个寒假光是上补习班的钱就比上学费用还多。

  18日,在某健身中心,正在接受减肥训练的初一学生陈欣烨有些抱怨地告诉记者,这个寒假里,她只有过年才被放了5天假,其余时间和上学没什么分别。为了让她能够更“充实”的度过这个假期,妈妈很早就给她制定了一个学习健身特长训练的“寒假套餐”。1月初,学校还没正式放假,她的“寒假套餐生活”就已经开始了:每周一到周五上午8点到11点上绘画课,每周一、三、五下午上数学,二、四、六学英语。下课后到健身中心学形体训练。此外,每周二和周日的晚间还有英语课。

  面对女儿的不满,陈欣烨的妈妈也有些无奈,她告诉记者,为了能按时接送孩子,自己和孩子爸爸这一个多月忙得不可开交,体力透支不说,一个假期下来,各种费用已经花了两千多元。像每天上午的绘画课,一次课的学费要50元,整个假期按30天计算就是1500元;每天下午的数学和英语是25元钱一节课。健身班是每天30元,而每周两次的晚间英语课女儿已经学了4年多,每个月学费300元。陈欣烨的妈妈说,根据她的了解,眼下在哈尔滨市,一个假期花一两千元钱给孩子补课很平常。

  18日傍晚,在位于哈尔滨市南岗区果戈里大街上的某文化学校门前,记者采访了几位正在等待孩子下课的家长。“孩子放假如果独自在家无非看电视、玩电脑,与其这样不如上课学点东西。”在机关工作的张先生如是说。另一位中年妈妈则告诉记者,自从孩子上了中学后,学习压力增加了,她想让孩子利用假期突击学习下一学期的功课,提高学习成绩。

  而记者在采访中也了解到,除了以上原因,有些学生和家长还存在着攀比和“较劲”的心理。

  陈欣烨的妈妈告诉记者,女儿从上小学开始就学习绘画。平常都是周日上课。今年寒假,绘画班的老师提出利用假期给学生“加餐”搞一段时间的集中学习。虽然老师一再强调是以自愿为原则,可是到了开课的那天,全班同学却齐刷刷的全来了。为什么?大家心里都明白,经过这样一个假期的集中学习,绘画水平必然会有所提高。都在一起学,当然不想被别人落下。

  面对寒假中家长慷慨掏钱,孩子们忙于上“班儿”的现象,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经济学博士徐林实在接受采访时说,学生假期补课这一现象如果用经济学的角度来评价是证明它有市场需求,是由于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家长望子成龙、学生为了应付考试和未来生存这三个方面的因素所促成的。应该说在当前的考试制度和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大背景下,学生为升学和未来前途而进行的假期忙补课现象也是一种必然。不过,值得思考的是,我们的家长是否能让孩子在有效学习的同时又保持身心的轻松。如果能充分利用科技馆、图书馆、文化宫等场所,寓教于乐,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知识,和有些花了钱又达不到效果的补习班相比,这样的学习方法也许更有效也更经济实惠。

责任编辑:焦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