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摘要】
哈尔滨市城区段防洪纪念塔前的江畔是哈尔滨市著名的景点之一,无论冬夏都有大量游客到此游玩。但每年这里都有坠江、溺水或沉船事故发生,人民生命财产受到威胁。对于几百公里长的松花江沿线水域,哈市至今都没有一个完善的江上紧急救援体系,在面对一些突发事故的时候显得无能为力。哈尔滨市政协委员姜民建议,哈市应制定《哈尔滨市江上打捞救助工作预案》;配备先进通讯指挥设备、车辆船只、小型救援直升机等救援设备,增加救助人员和资金,加强救援队员演练,确保打捞救助工作的有效进行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案例回放】
■2002年11月8日,哈尔滨市有一对兄弟因在道外区松花江冰面上冒险过江而被困江心,临时组建的救援队通过采用胶合板搭建木筏的救援方式,经过7个多小时的救援才将两人从冰窟中解救出来。
■2003年2月9日,哈市市民忻某驾车载着5名乘客到江畔观光时,在距松花江南岸近200米处坠江,虽经多方抢救,但仍有一名女乘客坠江失踪。
■2003年8月15日,在道外江段发生了船只翻沉事故,4人在事故中落水身亡。
■2004年8月1日,马家船口附近水域发生了翻船事故,导致7人死亡。
■2005年3月6日,一名男子在松花江冰面上徒步过江时不慎坠入冰窟,哈市警方出动60余名民警前去救援,但最终因各种原因导致救援失败,现场围观的群众唏嘘不已。
【相关回复】
据哈尔滨市公安局水上民警大队马辉队长介绍,该大队目前只有五六名抢救人员,救援工具也只有舢板船、铁钩子等简单的搜救打捞设备。针对救援设备不足的问题,他们也曾向市政府提出过增加设备、配置直升机等申请。公安部门和财政部门也曾对此进行过调研,结果显示,目前最便宜的直升机每架也要1000万元左右,此外每年还需二三百万元的维护费。由于投入资金太大,此预案一直没有通过。
据黑龙江省航运管理局救捞站的遇站长介绍,该救捞站自1986年成立至今,政府只在成立初期有较大的投入,而近几年的投入相当少,出现设备陈旧老化、潜水员缺少专业训练等问题。
据哈尔滨海事局通航科的曲科长介绍,去年7月份,由哈尔滨海事局牵头制定的《哈尔滨水上交通事故应急预案》(以下简称预案)已送报市政府,预计该预案将于今年出台。该预案适用于哈尔滨市辖区水域船舶发生事故、遇险水上救助、防止和控制水域污染等水上交通应急反应处理工作。一旦发生水上交通事故,应由哈市政府统一指挥,哈尔滨市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哈尔滨海事局、哈尔滨市公安局、哈尔滨市交通局等11个单位协调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