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2月23日电 19日至22日,从牡丹江市自来水公司第四水厂饮用水源地发现絮状悬浮物以后,环保、卫生等部门迅速行动,组织专家就该悬浮物进行鉴定,并认定为这种悬浮物是一种水生微生物,但具体是真菌类还是蓝藻类尚未最终确定。
21日晚上,牡丹江市卫生部门将污染物样品连夜送往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省有关专家初步认定这种污染物属真菌类生物。专家们也利用污染物做了小白鼠动物病理实验,暂未发现异常情况。同时,牡丹江市环保部门加大了对海浪河和饮用水源地水体的监测频率,每4小时取样化验一次,几天来水体水质没有出现变化。
22日,据省环保局镜泊湖监测站站长陈兴介绍,在显微镜下观察,初步断定该物质类似原核生物中的蓝藻类生物。
陈兴说,现场踏查和净检研究表明,这种生物体属于正常水生生物,往年正常状态下也是正常存在的。在基石底下附着产生的这种生物体,有点像棉絮浸泡在水里面,有一点黏液,摸起来有比较黏滑的感觉。它是一种有生命的物体,由于它的快速生长呈现出比较大的片状和絮状,本身没有什么味道。
目前省环保部门已将有关检验情况报给上级环保部门,请求国家级专家给予权威鉴定。在组织省、市专家做进一步鉴定的同时,卫生部门已派专人将污染物样品送到北京进行检测。对于这种水生生物的处置办法,省疾病控制中心的专家会同市里有关专家正在积极想办法。牡丹江市委书记马晓林要求,在处置水中絮状漂浮物的各项工作中,要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各项措施要经过专家的研究和论证,做到科学处置、科学应对。
牡丹江市政府秘书长、新闻发言人王树印21日介绍,经调查,海林市一家酒厂向海浪河里排放了大量酒糟,前几天气候突暖,最高气温达到零上6摄氏度,酒糟发酵,促进了水生生物的加速生长,这些水生生物随着河流解冻流入牡丹江。据海林市环保局局长关胜君介绍,排污的这家企业名为海林市林海雪原食品有限公司,主要生产酒和酒精等产品。目前已经关停了超标排放的污染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