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2月28日电 在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中,佳木斯郊区(永红)抓住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边议边改、边整边改,用整改成果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分析评议阶段一开始,各单位坚持边议边改、边整边改。针对查摆和梳理出来的问题,能解决的问题立即解决,不等不拖,重点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特别是群众反映强烈、影响本地改革发展稳定的突出问题,强化整改,有效推动了问题的解决。对梳理出的383个近期解决的突出问题,专门制定了整改方案,分解落实任务,确定了整改时间、责任单位及负责人。大来镇中大村针对群众反映的意见,与信用社协调300万元贷款支持群众发展养猪业。西格木乡平安村党支部与当地企业签订运输合同,转移富余劳动力,拓宽增收门路。对近期无法解决的问题列出了整改计划,并通过适当方式向群众作出解释。各地农村还结合开展“我是党员我是旗”系列主题实践活动,认真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针对农民反映缺少致富门路和资金扶持的问题,以党员干部“双带”为依托,发挥党员示范带动作用,共成立各种协会组织231个,带动周围农户2431户,年可增效益1230万元。
针对文明村建设标准不高的问题,他们把环境卫生作为整改重点,加大了投入。长青乡四合村投资10多万元,对环境卫生进行了彻底清理,招标成立了一支专业清运队伍,垃圾实现了日产日清。平安乡佳新村党支部组织党员对村内的垃圾、畜禽粪便、积雪等进行了一次集中清理。针对村干部工作作风问题,全面推进民主法制建设。对群众关心的财务、政务方面的重大事项采取“点题式”公开的形式当场解答,真正还群众一个明白,消除了干群之间的隔阂,维护了农村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