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东北网北京3月12日电 “推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渠道之一。为了适应社会对农民工的劳动技能和个人素质的新的要求,国家应尽快出台对农民工进行规范化培训的法规。”出席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代表、哈尔滨圣泰制药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翔提出建议。
高翔代表说,农民进城务工是破解“三农”问题的出路之一。近些年,农民自发形成的进城务工潮流,突破了长期城乡分治体制,既有利于探索农民致富的出路,又有利于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矛盾。
但是,进城务工农民的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却亟待提高。只有通过劳动技能培训和提高个人素质,才能为农民务工寻找到更好的出路和适应劳务市场的需要。
他认为,应该以法律制度形式保证对农民工进行规范化培训。国家要通过立法,制定对农民工进行规范化培训的近期规划和长远规划,建立和健全对农民工进行规范化培训的考核制度和考核体系,进而形成对农民工进行规范化培训的良性机制。高翔代表建议:
一是各级劳动部门要加强对农民工的规范化培训。国家要通过立法形式,确定各级劳动部门对农民工进行培训的职能,并考核劳动部门对农民工进行规范化培训的工作,条件具备的地方还可以使农民工培训部门产业化,促进我国劳动部门的职能转变。
二是强化企事业单位对农民工的规范化培训。企事业单位是大量吸纳农民工的主体,国家要通过立法形式规定他们的权利和义务,促使其积极对农民工进行规范化培训,并通过利益机制对培训工作进行鼓励和严格考核。
三是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对农民工实行规范化培训。国家要通过立法形式,明确要求教育部门充分利用、整和现有教育资源,加强对农民工进行规范化培训,尤其是发挥其在培养师资和编写教材方面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