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3月18日电(记者 高长利) 双鸭山市在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中,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个主题,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对查摆出的问题进行了分类梳理,着力整改提出的问题。
抓建设新农村规划,着力解决发展思路不清晰的问题。针对一些村发展思路不清的实际,双鸭山市把研究制定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作为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首要任务。成立了市县乡三级规划工作组,在负责制定各级总体规划的同时,深入到农村基层具体指导乡村制定规划。通过座谈、访谈、发放征求意见表、召开村民大会讨论等形式,广泛征求党员和群众对新农村建设的意见建议,保证了规划的全面性。此外,通过聘请农业、科技、建设等部门的专家,帮助研究论证各级规划,保证了规划的科学性。截止目前,全市90%以上的村屯初步完成了规划的制定,理清了建设新农村的新思路。
抓“两委”班子建设,着力解决核心作用不突出问题。针对农村“两委”班子领导能力和水平普遍较低的问题,双鸭山市根据村支部发挥作用情况,将全市415个村划分一、二、三类,抓住村“两委”班子换届的有利契机,大力开展了对“两委”班子的调整、培训、提高工作。为选好配强“两委”班子,双鸭山市采取在乡镇后备干部中下派、在回村大学生中选拔、在回乡能人中举荐等方式,把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能共事、不出事的人充实进“两委”班子。全市已有60多名农村优秀党员被推选为村党支部书记,有130多名致富带头人被选举为村委会主任,村“两委”班子带领农民致富的能力明显增强。另外,双鸭山市通过强化培训,使“两委”班子的整体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较好地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
抓能人队伍建设,着力解决制约农村发展的人才问题。针对缺少人才、缺少能人是制约农村发展的瓶颈问题,双鸭山市注重活化人才资源,调动各方面人才的积极性,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用活本地人才,认真落实《双鸭山市农村致富奔小康“百千万”工程实施意见》,积极培养、吸引、激励能人,壮大农民企业家、致富带头人、致富能人三支队伍。采取“三榜排行”的办法激励能人,即把各村的致富能人、考出去的大学生和对村发展有贡献的带头人的姓名和相关情况公布上墙,调动人才的积极性。目前,按照我市制定的标准,全市已涌现出农民企业家59名,致富带头人310名,致富能人3700多名。激活外地人才。农村各级党组织通过打一个问候电话、写一封慰问信、发一个征求意见函“三个一”的方式,广泛联系从农村走出的大学生,外出务工的能人和在本地下乡的老知青,动员他们为家乡建设献计出力。集贤县仁德村党支部主动到浙江走访杭州知青,有4名知青先后回访了该村,并意向性达成了投资在1000万元和500万元以上的两个粮食深加工项目。
抓整改问题的落实,着力解决农民急盼解决的突出问题。双鸭山市针对群众最不满意、影响最大,长期难以解决的问题动真的、来实的,能解决的马上解决,一时不能彻底解决的说明情况,向群众公布,接受群众监督。一是建立台帐整改。各乡镇对每个村屯确定解决的1-2个涉及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的突出问题汇总备案,建立整改台帐。共确定农村行路难、吃水难、就医难等方面的问题786件。各村和各乡镇对每个问题明确责任人和完成时限,由村支部书记、乡镇党委书记和县委书记逐级签订责任状,市委巡视组成员人手一份,按时限逐项检查整改落实情况。二是上下联动整改。组织涉农部门和各县区联合组成专项推进组,对村集体债务化解难、封建迷信活动猖獗等群众最不满意、影响危害大、长期难以解决的顽症下猛药、动刀子,重点整改。各县区、乡镇、村屯负责人和驻村工作组成员坚持上下联动,真抓实改,全市解决有线电视、自来水、农村医疗保险等方面的问题156件,使群众得到了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