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法治聚焦
搜 索
“110”非警务电话占七成
2006-03-20 05:59:32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晨报  作者:刘姝媛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3月20日电 今年年底,哈尔滨市将把“119”、“112”、“110”三条报警电话进行资源整合,统一指挥,形成联动。据介绍,目前哈尔滨市“110”每天接听4000个报警电话中,70%为非警务电话。

  哈尔滨市公安局指调科副科长乔红军说,由于不知道该打给哪个政府部门,不知道相应的服务电话,不少市民只好遇事就打“110”求助。现在,“110”报警电话已经成为市民的“万事通电话”。其结果是,一方面有限的报警电话资源被占用,很多报警电话打不进来,危及城市安全;另一方面,由于“110”职能有限,民警在和有关部门进行协商时常常碰壁,以至于大量市民投诉得不到及时受理。

  乔红军副科长说,占“110”70%非警务电话中,绝大多数是求助、咨询等非险、重、急内容的电话,其中还有四成到五成的电话不属于公安机关管辖范围。据他介绍,随着“110”的深入人心和“110”职责的不断“扩容”,遇事拨打“110”已成为许多老百姓的习惯。邻居家漏水、丢失井盖、居民小区停电、顾客与商家发生纠纷等大事小情,市民都习惯拨打“110”。这些电话所涉及的服务都不在公安机关管辖范围内,有的归建设系统,有的归房产、电力、工商等部门。

  今年正月十五,道外区红旗小区大面积停电,当晚“110”值班室忙成一团,小区几百名居民的报警电话此起彼伏。“110”值班人员一遍遍告诉市民拨打电业部门热线电话。“电业局电话打不通”、“电话号码记不住”,居民仍然坚持拨打“110”。最后,值班人员通过各种方式,不间断地与电业部门联系,终于协调电业部门给小区送去了电。

  “110”值班民警无奈地对记者说,经值班民警与有关部门协商,能帮居民解决问题的案例占少数。更多不在公安机关受理范围的投诉电话,“110”无能为力,值班民警与有些部门协商常常碰壁。2005年夏天,市民打“110”报警说香坊区一街道上井盖丢失。“110”立即派辖区派出所出警。到场的民警确定不了该井盖归什么部门管。“110”值班民警又与市政部门沟通,结果被市政推到电信等部门。事情被推了一圈,无一部门处理。市民有时候不理解:“110”承诺“有求必应”,怎么连一些简单的小事都处理不了?很多事,对主管部门来说,是件小事;对于没有管理权的公安机关来说,就是一件难事。这也是市民拨打“110”的尴尬——“小事变成难事”!要知道,许多部门根本不理睬“110”。

  乔红军说,自从1996年哈尔滨市公安局将报警台更名为报警服务台以后,“110”报警电话为政府服务群众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如果能将哈尔滨市所有政府部门的公共服务电话整合成市民熟知的一个号码,许多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责任编辑:张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