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3月22日电 年初,让胡路区的农民谢某肿瘤手术后,他的家人拿着报销回来的8000元医药费激动地说,“多亏参加了合作医疗,这要是在以前,咱哪能看得起病啊。”“十五”期间,全市卫生系统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创新,使我市卫生事业有了长足发展,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不断提高。通过卫生支农“七个一”工程、社区卫生服务工程、全面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等创新服务机制、制度和方法,破解群众看病贵、看病难问题。通过多措并举,仅2005年,为患者节约医疗费用3000万元。
缺医少药在农村,群众看病难的问题也集中在农村。市卫生局把解决农民看病难问题作为工作重点,不断创新农村医疗服务机制。他们把发挥城市卫生资源在人才、技术、设备方面的优势,支援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不断提高农村医疗卫生保健水平当作大事来抓。2005年,在全国首创并实施卫生支农“七个一”工程,组织市内大型医疗机构帮助对口支援单位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探索经营管理办法、培养骨干队伍、帮助开展适宜技术、赠送医疗设备,全面提高了农村医疗卫生队伍力量和条件,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民看病难。
看病贵一直是一道横在老百姓面前的难题,农民看不起病更是事关民生的难中之难。为了解决农民看病贵的问题。2005年,市卫生局从医疗制度创新做起,坚持“以农村为重点”的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改革农村卫生管理体制,创新卫生支农机制,在全省率先全面推行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借鉴林甸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成功经验,成立了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领导小组,建立机构,落实人员。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投入1200万元为农民健康买单,采取市、县(区)和参合农民共同出资的办法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顺利开展,基本解决了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
创新服务方式,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走在全国地级市前列。截至2005年,全市已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5个、社区卫生服务站113个,覆盖面积达全市社区的95%以上,不仅极大地方便了广大居民就医,降低了医疗成本,还节约了大量医疗资源,为大型医疗机构集中精力建设特色专科门诊提供了时间和空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建立,使全市90%以上居民享受到了快捷方便的社区卫生服务,实现了小病在社区的目标,同时降低了医疗费用。据不完全统计,仅2004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为患者节约医药费用670余万元,到2005年,为患者节约医药费用的金额已达3000万元。5年来,全市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出动“片医”几万人次,深入居民家中进行健康普查,建立健康档案9.5万份,为社区居民健康保健、防病治病提供了有效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