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3月24日电 连日来,在哈尔滨市动力区三大动力路、三合路、和兴路等街路,市民一出家门,就能欣赏到高大茂盛的山槐、窄冠杨等树种。记者从动力区城市管理局了解到,到今年3月末,动力区将共栽植特色树28种,就连仅在北京植物园才有的黄花丁香、紫叶稠李等稀有树种也将在街头随处可见。
记者在三合路看到,整条街几乎被小树包围着,工人们正在种行道树,园林所的工作人员在现场监督检查。一名正在种树的工人兴奋地说,从1998年至今,他每年都进城来种树,今年种的树种还是头一次见。
据了解,以前,哈尔滨市街头行道树以杨树、柳树、榆树、糖槭为主。而在北京、上海、沈阳等地,山槐、窄冠杨以其枝叶茂盛,夏季结花秋季结果的特点,成为道路两旁的行道树。经过园林专家们反复评审,确定该树种也适合在哈尔滨生长。在全长2100米的三合路两旁种植山槐、窄冠杨2544株,平均每两米就有一株树,这是哈尔滨市首次在整条街上大规模引进该树种。与以往哈尔滨市街头树种不同的是,山槐树春、冬季为灰褐色,到了秋季结果时,金黄的果实挂在树上始终不会掉落,市民将首次在街头看到这种奇特的树种。
3月31日树木栽植完毕,在健康路260米长的延长段,一年四季都将能观赏到各种色彩变化的树木美景。春季有香味扑鼻的丁香;夏季是忍冬开出的小白花,里面黄蕊;秋季有假色槭、花楸长出的红叶;冬季是与白雪相衬托的是黑松树,每个树种都有它的旺盛期,代表着一个季节的特点,与城市的景观遥相呼应。
据动力区城市管理局副局长王仁权介绍,动力区今年计划新增绿地面积72.22公顷,植树10万株。目前,共有树种80余种,其中大部分是乡土树种,都具有耐旱、耐寒、寿命长、病虫害少等特点。近期,该局正在建立数字信息库,适时将树木的动态信息采集和传输,提高园林绿化的管护水平,做到“保栽保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