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3月30日电 经过正式开庭后的不眠之夜,29日天还没亮,王建群就起床了。他骑辆破旧的自行车,匆匆赶往劳务市场——他必须找到一份能养活自己的工作,才能在北京坚持到案件宣判的那一天。
两个多月不见,眼前的王建群清瘦了很多,黝黑的脸庞又添沧桑。他说,自从接到法院的开庭通知后就没睡过安稳觉。原来每天都盼着案子能有进展,但真等到了开庭,却又忐忑不安。回想自己在北京苦熬的每个日日夜夜,想到自己一个普通农民要和北京一家享誉海内外的大医院对簿公堂,王建群说,压力之大无法用语言来描述。
王建群回家陪父母过了春节后,2月7日,他再次回到北京,在距离北京20多公里外的郊区租房安顿下来。为了维持在北京的生计,王建群到处找活儿干。每天天刚蒙蒙亮,王建群就骑着借来的自行车在几个工地间奔波。因为没有技术,他干的都是一些力气活,或者是打扫卫生这样收入微薄的零活,勉强维持温饱。由于三天两头就要跑弟弟的案子,王建群常常向单位请假,为此他多次被用人单位开除,有时连工钱也拿不到。艰苦的生活严重影响了王建群的健康,近一个月来,心力交瘁的王建群两次患重感冒,病倒在床上。
但在王建群眼里,这些困难根本不算什么,更无法将他击倒。他说,是好心人的无私帮助让他得以坚持到现在。在他居住的七棵树村,许多村民在得知这位东北农民来北京是为了给惨死的弟弟打官司后,都对他的不幸给予了深深的同情。邻居们做了什么好吃的,都会叫他过去一起吃;看他吃饭有上顿没下顿,附近的小饭店还经常为他免费提供食物;有时,王建群没了经济来源,身上分文皆无,一些热心的邻居还主动借钱给他。大家都鼓励王建群一定要支撑下去,为弟弟讨回说法。这份真情温暖着王建群,给了他极大的精神支持。
经历了弟弟惨死的变故,数月的磨练让王建群倍加坚强。能在法律面前与同仁医院正面交涉,是他盼望已久的事情,他希望九泉下的弟弟能因此感到些许安慰。王建群说,不管在北京的生活如何艰难,他始终坚信:没有过不去的坎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