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3月30日电 3月23日晚10时,中央电视台晚间新闻播出新闻:由国防科工委、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交通部和哈尔滨工程大学等14家单位共同组织的“中国十大名船”评选活动在京揭晓。这是我国造船工业首次举办的“名船”评选活动,令人振奋的是,此次评选出的“十大名船”中,有几艘船上的关键技术都来自于哈尔滨工程大学。记者近日采访了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展览馆筹备小组负责人李仕法,了解了评选背后的一些有趣故事。
参选船舶必须是“中国制造”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造船业不仅在船舶吨位上有了很大规模的发展,在所造船型上也是品种繁多。如建造大型散货船、油船、集装箱船、化学品船、滚装船、挖泥船、LNG船、特种船等,涵盖了世界造船发达国家现有的大部分船型。
2005年8月,为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国防科工委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十大名船”评选活动。入选条件主要有两条:一是由我国自行设计、建造或在我国境内建造完成的,具有正式船名或代号的船舶;二是在我国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以及航海事业、海洋开发、船舶工业发展等历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和作用,或具有突出意义和价值的船型。
国内百余“名船”争相参评
通知下发后,很快在全国各地引起强烈反响。国内100多家造船厂和研究单位纷纷将自己设计、建造舰船的图型递送到组委会,短短一个月时间,就有75艘民用船舶、28艘军用舰船等共103艘舰船报名。其中,既有“海上浮城”一样既可在深海漂浮,又可在浅滩涉水行走的“勘探三号”半潜式钻井平台,也有我国第一艘跨海火车渡船“粤海铁1号”琼州海峡火车轮船等,代表了我国各阶段最高造船水平。随后,组委会通过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网站,将这百余艘参评船舶的具体情况及推荐意见在互联网上公布,接受公众评论。
“哈尔滨号”得票率一直很高
在参评的103艘舰船中,“哈尔滨号”导弹驱逐舰尤其引人注目。1992年底试航成功的“哈尔滨号”是中国第二代导弹驱逐舰。在武器配置方面,以对海和反潜为主,兼顾防空自卫。该舰还是我国海军出访大洋彼岸的第一艘军舰。一提到“哈尔滨号”,国内外军事迷没有不知道的。
评选中,专家一致表示,作为我国第二代导弹驱逐舰的代表,“哈尔滨号”导弹驱逐舰上的武器装备是上世纪90年代初最高水准。从初评到复赛,“哈尔滨号”导弹驱逐舰得票率一直很高,被直接选中“中国十大名船”。
“东风号”排在十大名船之首
初评阶段,来自全国的20余位舰船专家组成评审小组,对这103艘各具优势的船舶进行评选。经过严格遴选,包括“东风号”万吨级远洋船、“郑和号”训练舰、“新大连号”大型集装箱船等在内的20艘舰船进入复评。这20艘船舶中,民用、军用船舶各占一半。在有奖竞猜的基础上,专家们对这些舰船进行了评选投票,选出了包括“新大连号”集装箱船在内的10艘入选“十大名船”。其中,“东风号”作为我国第一艘自行设计建造的万吨级远洋船,集中反映了当时我国船舶设计、制造水平以及船舶配套生产能力,为我国大批量建造万吨以上大型船舶奠定了基础,名正言顺地排在十大名船之首。
“渤海友谊号”挤掉“新大连号”
同时,部分舰船专家对“新大连号”集装箱船入围前十名船提出异议,认为“渤海友谊号”的综合指数应比“新大连号”更高。有专家提出,“渤海友谊号”作为我国第一艘自行设计建造的浮式生产储油船,它是集原油加工、海上油库、卸油终端等功能于一体的海洋石油开发的重大设施,它的建成实现了我国浮式生产储油船设计建造零的突破,是世界首次将浮式生产储油船用于有冰的海域,是我国船舶工业在海洋工程领域标志性的产品,所以应该让它进入前十名。后来,经评委会和组委会反复研究,最后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将排名第十一位的“渤海友谊号”递补入选。
国内首次制作大比例舰船模型
“中国十大名船”最终评选出来后,为全面展示十大名船风采,评选活动组委会决定按一定比例制作出十大名船的一套模型,永久展出。按要求,所有舰船的长度要保证在3—4米左右,按原比例的1?誜50至1?誜80来制作。为了保证和真的舰船一样,就连舰船上的分水线和各式装备也要和真舰一样。制作如此数量的大比例、高仿真度的船模,在国内还是首次。为了制作好这些舰船模型,组委会特意找到一家军事研究所。研究所找到“十大名船”的制造厂和研究所,拿出原舰图纸严格仿制。
今年3月,当“中国十大名船”模型摆到专家面前时,其仿真程度之高,令专家们叹为观止。据了解,这十大名船模型将在全国巡展后,于今夏落户哈尔滨工程大学,摆放在为其专门建造的“船舶展览馆”内。
附:“中国十大名船”简介
1.“东风号” :我国第一艘自行设计建造的万吨级远洋船。它集中反映了当时我国船舶设计、制造水平以及船舶配套生产能力,为我国大批量建造万吨以上大型船舶奠定了基础。
2.“济南号”导弹驱逐舰:我国第一代导弹驱逐舰。它实现了我国驱逐舰从仿制到自行研制的跨越。它的诞生,在我国驱逐舰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3.“向阳红10号”远洋综合科学调查船:我国第一艘多功能大型远洋综合调查船。是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艘载有直升机的多功能大型远洋综合调查船,能在全球所有海区航行,为我国太空和海洋科学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4.“长城号”散装货船:我国第一艘按国际标准建造的出口船舶。它是我国改革开放后按照国际标准建造的第一艘大型出口船舶。它率先叩开了中国船舶走向国际市场的大门,开创了中国船舶出口的新纪元。
5.“渤海友谊号”浮式生产储油船:我国第一艘自行设计建造的浮式生产储油船。它是集原油加工、海上油库、卸油终端等功能于一体的海洋石油开发的重大设施。它的建成实现了我国浮式生产储油船设计建造零的突破,是世界首次将浮式生产储油船用于有冰的海域,是我国船舶工业在海洋工程领域标志性的产品。
6.中国第一代核潜艇:我国第一代弹道导弹核潜艇。它的研制成功,是我国海军装备建设的一次战略性突破。
7.中国新型的常规潜艇:我国新型常规潜艇。它集中了我国舰艇武器装备科研的最新成果,标志着我国常规潜艇设计和建造水平有了新的突破。
8.“哈尔滨号”导弹驱逐舰:它是我国第二代导弹驱逐舰,代表了我国水面舰船武器装备上世纪90年代初的最高水准,实现了中国海军首访大洋彼岸。
9.“远望3号”航天测控船:它是我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新型航天测控船,具有对卫星、飞船、潜地导弹等进行指挥、控制、测量的功能。它的建成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航天测控技术大国,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10.“德尔瓦号”30万吨超级大型原油船:该船达到了当今国际先进水平,实现了中国超大型油船建造零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