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国内最大容量电站锅炉在哈尔滨诞生
2006-04-07 05:38:25 来源:东北网-哈尔滨日报  作者:邱慧玲 薛秀颖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4月7日电 日前,由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制造的国产首台100万千瓦超超临界锅炉——华能浙江玉环电厂1号机组锅炉所有部件全部产成。该锅炉是国内目前最大容量的电站锅炉,在国际上处于先进水平。玉环1号的顺利产成,标志着我国电力工业技术装备水平和制造能力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成为我国电力行业发展的又一里程碑。

  作为国家“863计划”中引进超超临界机组技术的依托工程,华能玉环电厂规划装机容量为4100万千瓦超超临界燃煤机组,机组采用“技术引进、联合设计、国内制造”的方式,锅炉由哈锅制造。 2003年11月19日,哈锅与华能国际电力股份公司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正式签订了浙江玉环电厂4台100万千瓦超超临界锅炉机组供货合同。华能玉环项目作为国家重点工程,创出了多项“全国之最”。机组的主蒸汽压力达到26.25兆帕,主蒸汽和再热蒸汽温度达到600℃,是目前国内单机容量最大、运行参数最高的燃煤发电机组。而且,在机组性能方面,热效率高达45%,比亚临界机组提高4%,比超临界机组提高2%;单位发电煤耗为272.9克/千瓦时,比超临界机组低7至11克/千瓦时,比亚临界(60万千瓦)机组低18克/千瓦时;锅炉机组的设计采用低NOX燃烧器及日本三菱公司的先进燃烧技术,NOX排放更低;机组在燃用低硫煤的同时,同步建设了脱硫、除尘等工程,排放指标均远低于国家有关标准。

  玉环项目代表了我国目前装备制造业和发电行业的最高水平,得到了国家各电力企业的高度关注。据哈锅有关负责人介绍,该项目对哈锅来说既是机遇,也是对整体技术实力、制造实力和企业信誉的最严峻的考验。全新的炉型、全新的设计、全新的工艺,从技术准备到生产制造,可以说处处都是挑战。在引进日本三菱技术基础上,他们结合国情、厂情攻克了一道又一道难关:四级过热器出口集箱和主蒸汽管道用SA-335P122材料为国内首次应用,其焊接难度很大,按照日方选定的焊接材料和工艺,根据哈锅目前的设备情况,很难达到要求,并且焊接效率极低,无法满足生产周期的要求。为解决生产急需,哈锅不等不靠,立足自主创新,成立了联合攻关组,对P122材料的焊接工艺评定进行攻关。攻关组打破了日方原有焊接工艺和焊接材料的局限,大胆采用埋弧自动焊工艺和焊接材料,经过两个半月的艰苦工作,终于完成了3项关键的工艺评定,工艺评定结果全部合格。生产实践表明,对于直径559毫米厚度102毫米的环缝来说,哈锅平均一条焊缝的焊接时间为1人12小时左右,与日方2人15天一条的焊接工艺相比,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并创造了28条环缝全部100%UT和100%RT检查一次合格的奇迹。

  玉环1号机组锅炉顺利产成,标志着哈锅在国内百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锅炉领域率先突破,也标志着哈锅已完成了从亚临界向超临界、超超临界锅炉生产的转型,具备了大批量生产能力。

责任编辑:焦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