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目繁多 扎堆开店 近日,记者走访了道里、南岗等区的“掉渣饼”店发现,虽然同为“渣”系列烧饼,外形相似,也大多打着“土家”或“中国式比萨”的旗号,但各家饼店又各有不同。首先,名称就有“掉渣饼”、“土掉渣”、“掉渣渣”、“土家西施”、“土家武大郎”等10余种。其次,烧饼的价格也从2元、2.5元到3元不等;最后是口味各不相同,如“掉渣渣烤饼”较为香脆,而“土掉渣烤饼”饼坯偏软,“掉渣儿烧饼”肉末较少,而“渣渣”烧饼肉末较多,麻辣和孜然味浓,还有的商家为了吸引顾客,在饼中加了鸡蛋。 由于遍地开花,所以“掉渣饼”店毗邻而居并不少见。例如,在南岗区学府路的国贸服装城门前,不到50米的距离,就开有“土渣渣”、“香掉渣”、“土家武大郎”、“土掉渣”等5家“掉渣饼”系列烧饼店。由于口味相近、店铺之间距离太小,这几家店之间也打起了价格战,你家卖2.5元,我家就卖2元。 “新鲜”上市 排队抢购 在几乎所有的“掉渣饼”店前,顾客都需要排队购买。在南岗区学府路国贸服装城前,紧邻的5家“掉渣饼”店前都排着长队,店员不时要走出来维持秩序。有的饼店一侧甚至排起了近10米的长队,将整个店面都挡得严严实实。许多不明情况的市民,或远远地站在路边观望,或挤上前去看个“究竟”。记者也加入了一条“长龙”之中,准备买一张“掉渣饼”尝尝,看看到底这饼有什么奇特之处?据了解,大多数排队的顾客都是第一次来买饼的,因为看到很多人在排队购买,认为一定很好吃,所以便来尝尝鲜。有的人因为排了很长时间才买上,所以一次就买了六七张饼,准备带回去给全家尝尝。 在饼店附近的人行道上随处可见手中提着“掉渣饼”袋子的市民,更有心急的市民拿着刚出炉的烧饼站在街边就开始吃起来,真如“掉渣饼”广告词一般,“今年流行吃什么?大马路边吃烧饼!”。 加盟门槛低 管理混乱 “掉渣饼”火了,使得更多的人想成为“掉渣饼”店的加盟商。在各家“掉渣饼”的招牌及包装上,“加盟热线”都被写在了最醒目的位置。据了解,各家“掉渣饼”店的加盟门槛都比较低。首先是加盟费便宜,如加盟“土掉渣”烧饼的费用仅为4000元,包括挂牌、传授技术以及赠送设备,如果选择不要公司的烤箱,3000元即可。而加盟“香掉渣”烧饼店根据地点的不同,加盟费从5000元到10000元不等。据了解,各种饼店的加盟费最高也不过10000元。 在记者咨询的众多热线中,各家均没有对咨询加盟人员的资质提出例如店面位置、营业面积等任何要求,而且几乎所有“师傅”都表示制作掉渣饼两天之内就可学会。如此低的门槛,让“掉渣饼”店如雨后春笋般在冰城遍地开花。一位“土掉渣”总店的马经理告诉记者,因为没有统一的管理,目前哈尔滨市场上各种“掉渣饼”店鱼目混珠,实际上真正从湖北得到加盟权的“掉渣饼”店在冰城只有4家。由于“掉渣饼”对于设备没有过高要求,因此只要掌握配方,即使用普通烤烧饼、烤面包的烤箱,也可以轻松烤制出“掉渣饼”来。这也是“掉渣饼”店有能力在短期内遍地开花的重要原因。 “掉渣饼”的兴起,使得各种“掉渣饼”秘方在一些知名的销售网站上也出现热炒的现象。但由于出售秘方的帖子过多,在网上也拉开了秘方价格大战。记者拨通了网上的一个咨询电话,对方称是北京人,曾经花5000元到武汉学习配方及开店方法,后来店关了,就开始卖配方。该人向记者一再保证,一旦买了配方,就可以马上开店,独立操作。在网上每个卖烧饼技术的人都称自己拥有正宗的土家烧饼秘方,包括馅料的比例搭配及教学光盘等,售价有的500元,有的300元,有人甚至打出100元的最低招牌。
盲目加盟 不保赚钱 多数“掉渣饼”店出现的“供不应求”的排队现象,是有一定客观原因的。记者发现这种烧饼每次出炉的时间需要10分钟左右,而每次出炉的饼只有20余个。很多市民排了半天队也没能轮上,只能继续等待下一锅烧饼。对于排队的现象,市场营销学家指出,排队买烧饼,体现了消费者的从众心理。消费者有一种定势心理:在门口排了长队的店里买的东西一般都没有什么错。同时,“掉渣饼”营销手段的运用也不可小觑。造成消费者排队购买的主要原因就是形成“供不应求”。然而,在这个物质丰富的年代,“供不应求”的氛围需要商家刻意去营造。 一位“掉渣饼”店的老板告诉记者,“掉渣饼”的成本实际只有1元钱左右。他刚开始开店时,冰城还没有那么多的“掉渣饼”店,最多的时候每天能卖出1000多个“掉渣饼”,最少的时候也能卖出400多个,一个月最多时赚了3万多元,除去水、电、房租等费用支出后,两个月就收回了1万元的加盟费,还赚了近两万元。现在,“掉渣饼”店越开越多,他们家每天能卖出300个烧饼就不错了。据他所知,有的最近新开的“掉渣饼”店,每天只能卖出100多个烧饼,现在再开店的商家已经很难赚到钱了。 对于冰城市场上遍地开花的“掉渣饼”店,哈尔滨商业大学经济学教授周民认为,极低的加盟门槛在短期内“加热”了“掉渣饼”,但扩张过快、模仿过滥导致了供大于求和品质的参差不齐,最终将造成“掉渣烧饼”的“冷却”。从长远发展看,鱼龙混杂的加盟店,必将导致产业的无序竞争、分散经营,形不成核心竞争力,最终损害的是整个品牌的价值。 面对冰城越来越多的“掉渣烧饼”店,业内人士大都认为,该产品的生命力不会太长。照现在冰城“掉渣饼”店这种盲目扩张开店的速度,越晚开的店,最后可能连成本都收不回来,就关门大吉了。其实,一些烧饼店的掌柜们似乎也都早有打算,一位店主告诉记者:“其实就是赶这段生意红火的时候赚点钱,等到烧饼卖不出去了就改卖其它流行的食品,谁也没认为‘掉渣烧饼’能一直红火下去,谁也没打算卖一辈子烧饼!”
新闻提示 天上不会“掉烧饼” 投资5万元加盟“掉渣饼”店的顾先生发现,在网上轻而易举可以获得开店“秘方”,根本不用付加盟费。专家认为,人们一拥而上经营,不赚钱了又争相“转让”,“掉渣饼”的市场已接近传销。 天上掉烧饼——一夜之间,“掉渣饼”就风靡了很多城市。可到了春暖花开的季节,生意似乎就走到头了,连半年都没熬过去。“掉渣饼”市场像不像传销还得专家说了算,但这种热闹时真热闹,说冷就冷的事情,在买卖圈里还挺常见。 其实“掉渣饼”炒的只是个概念,一个烧饼能赚多少钱啊?卖贵了就没人买了。这种利润很薄的小东西本来是早点摊、主食店的角色,偏偏被包装成加盟企业,这个思路本身就有很大问题:它的利润支撑得起这样的成本吗?卖上几百几千乃至上万块钱的“秘方”到底能带来多少利润?要真能靠烧饼发大财,怎么没听说当年发明“掉渣饼”的人暴富呢? 细算账会发现很多破绽,但即便不算账破绽也会有不少。包装一个概念或者品牌,然后卖个好价钱,是商家们常干的事情,也是发财致富的好途径。但是别忘了,申请专利、保护产权、树立品牌的工作是千万不能省略的。商界的人善于跟风,什么东西一被跟风,就变成了竭泽而渔,这方面的例子数不胜数。看着大街上那些歪歪扭扭写着的“掉渣烧饼”,看着那些雨后春笋般出现的小店,多少要掂量一下:人们会一天到晚只吃烧饼么?尽管它是掉渣的,但它毕竟还是烧饼啊! 山东财政学院经济系程冬民教授曾对“掉渣饼”市场做过详细调查,她告诉记者,掉渣饼根本没有一个正规出处,都是一拥而上、竞相模仿,等到不赚钱了再纷纷转让技术,其性质和传销差不多。 程冬民表示,像“掉渣饼”这种瞬间膨胀的恶性加盟,由于缺乏相应的专利、商标等保障机制,市场饱和之日就是其迅速破灭之时,加盟者连一点有效的“自救”机会都没有,因此,市民在投资时一定要慎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