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4月11日电 记者从市疾控中心获悉,哈尔滨市今年一季度有1490人被狗咬伤,较去年同期增加近两成。因近年来狂犬病发病率不断攀升,今年国家《药典》对如何注射狂犬病疫苗做了新的调整,今后被狗咬伤者将采用新方法治疗。
据市疾控中心预防保健门诊的马鹏展医生介绍,狂犬病是致死性疾病,一旦感染死亡率达到100%。被狗咬伤后,只能采取清洗伤口、打疫苗、注射免疫球蛋白的方法进行预防。今年年初,国家《药典》对“三级暴露伤”的范围做了调整,由以前的“重度咬伤和头面部咬伤”调整为“一处或多处皮肤出血”,也就是说,今后被狗咬伤者只要皮肤出现伤口并出血,便需加注狂犬病人免疫性球蛋白。
免疫球蛋白是存在于血浆中的一类具有抗体活性的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注射免疫球蛋白是被狗咬伤后可采取的三种方法之一。注射免疫球蛋白与注射狂犬疫苗的不同之处在于,注射狂犬疫苗属于主动免疫,产生抗体需要两周,若被患狂犬病的狗咬成重伤,病毒潜伏期短,只打疫苗难以起到预防效果;注射免疫球蛋白属于被动免疫,咬伤后注射,可立即向体内补充保护性抗体,从而进行有效预防。
责任编辑:强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