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4月11日电 轻点鼠标://61.243.221.122/blog/index.html,一幅淡粉色的网面呈现眼前,这就是哈尔滨市首个教师博客———动力区教师博客。据了解,博客开通一周已有52位教师在网上安家。没了实名制限制,老师们的发言更真实,更“大胆”。
近日,记者登录动力区教师博客看到,这里虽是老师们的天地,却没有了王老师、李主任的称呼,“逆刃”、“一剑飘香”、“放飞心情”等颇具个性的网名让人耳目一新。博客上共设立学校管理、教育前沿、教学反思、个人空间、生活随笔等十几个版块,《爱心与责任》、《留一只眼睛给自己》、《课堂效率是农村课改推进的“杠杆”》等文章细细阅读之后,让人感到仿佛走进了每位发帖者的内心。再看一看还会发现,老师们发言和探讨的话题不仅仅围绕着教材、课改或公开课,还包括军事、影视和情感,他们个人的生活体会和感悟、快乐和忧伤也得以一一展示。很多人的观点新锐,发言“大胆”,把传统观念保守的“教书匠”形象彻底颠覆。
博客“总版主”、动力区教育局信息中心的孙文方老师说,教师博客的珍贵之处恰恰在于“敞开心扉、畅所欲言”。他说,“教师博客”的前身是区教育网站“教研论坛”,它成立于2003年,是一个“纯教学”的网络空间。2年多的时间,各级老师和学校管理人员发表主题贴1万6千多个,回复人数在20万以上。但是,大家只能用实名上网发言,很多人感觉“束手束脚”,经常使用“同意”或“不同意”等简单词汇表达意见和观点,造成教育、教学业务探讨只能留于表面,也鲜见个性化的思想。4月份,他们受目前人气飙升的网络博客日志启发,想到给一副严肃面孔示人的教研论坛也换个面目。
最后,记者想找几位博客上的老师谈谈感想,身为“总版主”的孙老师表示自己也不知道他们是谁,“无能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