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旧)科技·卫生
搜 索
房主称“只要不出事,干什么没人管” 黑“日租房”傍着校园
2006-04-13 11:03:15 来源:东北网-新晚报  作者:万佳 刘韬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4月13日电 “舒适双人床、整洁卫生的床上备品(一次一换),绝对安静!!!按日租仅30元。”日前,在哈尔滨市高校附近,悄然涌现大量此类“暧昧”街头小广告。记者经过连续多日的暗访发现,这些“日租房”都没有合法租房手续,且多隐蔽在居民区中,一业主更直白地说:“只要不整出事来,干什么都没人管”。

  现场暗访:不问性别、身份

  8日中午,周六。记者沿着南岗学府四道街一路走下去,每个电线杆子上都密密麻麻地贴满了招租广告,“大学生家庭公寓”、“庭木居日租”、“可心家庭旅馆”等字眼充斥其间。记者发现,广告多以日租为主打,价格多在30元至50元之间。其内容多写着:“备有双人床、有线电视、24小时热水”等“一条龙”服务设施,并都保证“环境僻静,绝对安全”,但大都只留电话号码和“学府四道街”,没有具体地点。

  在学府四道街“春城火锅”楼上一民宅内,记者终于一见“庐山真面目”:20余平方米的客厅内,人为间隔出3间“小房”,每间小房内只能容纳下一双人床和电视。该男子称每天30元,“床单一次一换”,可使用淋浴等设施。在“大学生家庭公寓”,一石姓男子说,现在就剩一间房了,要订就抓紧时间,刚才还有一拨学生要来包月呢。记者看到,这房间比较宽敞,约有10余平方米,除了双人床,屋内还有沙发、茶几等,每日租金50元。他说,就周五到周日租房人多,“什么人都有,有男有女,有学生有打工的”,凡是来租房的人,我们不要身份证,也不登记姓名,交钱就让住。

  在征仪路上,一姓谭的男青年把记者带进十分隐蔽的“可心家庭旅馆”。男青年介绍,房子80多平方米,隔成5个“房间”,“就剩一间较小的了,其他都租出去了”。房间内的床铺暗黑,男青年解释说:“上一拨刚走,还没来得及收拾。”

  学生调查:体验“情感寄托”

  记者采访了到日租房问价的10余名学生,他们对日租房的存在表示认可。许多同学认为,日租房主要用来做异地情侣团聚的地方,也是学校恋人们共度周末的首选,有时同学庆祝特殊纪念日,如周末聚会或者生日聚会也会选这里,“既能玩通宵又能做饭吃”;也有部分学生表示,租日租房,是为了安置亲朋、考前临时温习备考;此外,还有少部分同学解释,“与寝室处不来,或不愿被打扰”而选择出来租房子。

  有关专家认为,学生租日租房市场火暴,一是由于教育部门及学校严禁大学生校外租房的规定,学生只能采取折中路线;另一原因也说明,部分大学生或年轻人在体验一种“情感快餐”。

  房主曝光:租房挺赚钱

  “日租房太挣钱了”,松北区一日租房房主讲了他的生意经,他贷款在松北区某大学边买了一间40多平方米的房子,只在周末出租,24小时100元钱,房间内有冰箱、电视机、热水器等。热水器他事先烧好水,之后就动手脚掐断电源,怕租房人浪费电;冰箱内存有食物、饮料,吃喝得高价另付费;他还在房间内留下了一次成像的相机,安上3张片,用了一张收50元;一次性床单可以带走留念,但带走得交100元钱……为招揽生意,他以给提成为条件,雇佣租房人在特定群体中传播。他说,他愿意接待学生情侣,这样比较保险。

  就经营这一间房,一年下来,他少则赚五六千元,多则近万元。

  问题一:妇科门诊多见学生情侣

  7日10时许,记者在211医院、道里区等地妇科门诊看到,走廊内站满了前来就诊的人,其中不乏学生模样的情侣。在半小时的时间内,一个妇科诊室接诊了10多位患者,其中有一半以上是同学或男友陪伴来的。

  问题二:盗窃案件时有发生

  据管辖某高校派出所的派出所负责人透露,床位出租和日租房没有取得相关执照,更没有当地公安部门登记,本身就是非法经营,“一经发现就要取缔”。但由于其分散在居民小区中,“数量难以估计”,从其张贴的“广告”上看,估计至少几十家甚至上百家。由于人员流动性大,日租房更是天天换人,同一把钥匙在许多人手中传来传去,一旦出现治安案件,很难进行调查。据介绍,该地区仅一季度就受理3起出租房盗窃案件,发生矛盾以至打架斗殴事件更是层出不穷。

责任编辑:强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