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4月21日电(孙东 张仲勋 记者高长利) 眼下,正值春耕备耕季节,在农垦普阳农场的20个作业区,100多名农技人员开始忙碌起来。他们纷纷与农户在畜禽、农作物、食用菌等方面结成“科技对子”,为农户全年的生产“保驾护航”。目前,已有2000多农户与农技人员结了“科技亲”。
据了解,与农户“联姻”的科技人员主要任务是根据季节的特点和“亲家”的生产需要,及时上门送信息、送技术、解难题。用农民的话说就是“为农户致富铺路架桥”,做“助推器”。
普阳农场水稻办主任、农艺师何正元去年与科研站作业区的水田户石长江结成了“科技亲”。在何正元的精心指导下,石长江的10公顷水稻获得大丰收,平均垧产在9吨以上,纯盈利8万多元,一下子成为远近闻名的“小康示范户”,他的水田还被农垦总局列为高产攻关试验田。今年,何正元与全场500多户水田户“科技结亲”,是全场农技人员中“亲家”最多的,占全场水田户的50%。他的手机号码农民耳熟能详,种植户亲切地说,“水稻要挣钱,就找何正元”。
畜牧公司高级兽医师李宝军也是一位“结亲”能手。去年他与第二作业区的奶牛户许连碧结成“科技亲家”。经过李宝军一年多的热心服务,许连碧的奶牛由最初的8头,发展到现今的20多头,年纯收入7万多元。今年,李宝军又和90多户养殖户结成“亲家”,他家的电话成为养殖户的“致富热线”。
如今,普阳农场水田种植面积超过16万亩,每年可为农户增收6000多万元;畜牧产值达到7800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6%,全场养殖户纯收入2300万元,农技人员功不可没。17作业区水田户李学军去年种植的10公顷水稻,在农技人员的多次悉心指导下,一下子挣了6万多,狠赚了一把。他激动地说,是农场的农技人员这个“亲家”,让农民们尽快走上了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