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4月28日电哈尔滨皇山公墓内有一座犹太公墓,多年来,在中国传统祭扫先人的清明节和其他重要节日,哈尔滨人都会用自己的方式来祭拜长眠于此的犹太人。
“哈尔滨,是我最牵挂的地方”
“我的父母可能从未想到在他们离开哈尔滨70年后,他们的儿子会来到这里。哈尔滨,我来了!”作为原居哈尔滨犹太人后裔、时任以色列副总理的奥尔默特深情地说。
2004年,奥尔默特副总理应商务部邀请,率领由以色列顶级企业家组成的商务代表团于6月21日至29日访华,并在6月25日专程赴哈尔滨,祭扫祖父的墓地———哈尔滨犹太公墓。这是远东地区最大、保存最完好的犹太人墓地。
奥尔默特说:“我的家族和哈尔滨有着很深的情缘。我的父母在这里成长并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他们在哈尔滨感受到中国人民的友善,并从这里开始了他们那一代人的犹太复国之路。父亲经常向我们讲到他在哈尔滨的日子,总是引以自豪地说起他曾经在一所学校为他的中国学生讲中文的经历。直到88岁去世时,他留在世间最后的话是用中文说的,虽然我听不懂那是什么意思,但我知道他的心始终牵挂着中国,牵挂着他在中国的故乡———哈尔滨!”
奥尔默特副总理的兄长、以色列驻华公使衔参赞欧慕然说:“我们兄弟始终有一个梦想,就是回到哈尔滨,去看看我们父母曾经生活过的地方。这已经是我第五次来到哈尔滨了,这次是我们兄弟二人同行。”
2004年6月25日下午,副总理一行来到哈尔滨犹太公墓时,雨中的墓地宁静肃穆。奥尔默特兄弟在祖父的黑色大理石墓碑前拿出《圣经》用希伯来文轻声祈祷,之后他们在祖父的墓前放上犹太人祭奠先人所用的小石块。奥尔默特副总理在墓地里仔细端详着一个个用希伯来文或俄文标有墓主人名字的墓碑。他说:“在这里安息着怀有犹太复国梦想的犹太人,他们长眠在中国的土地上。今天,我以一个犹太人国家———以色列副总理的身份回到这里,就是想告诉他们:犹太人的复国梦想实现了!”
同年9月,100余位原居中国的犹太人及后裔来到这里拜谒先人,他们把中国视为“自己的再生之地和故乡”,因为中国是“一个给了我们健康童年、幸福青年以及高贵人格的国家”。
2006年3月28日晚,以色列代总理、前进党主席奥尔默特在大选投票结束后宣布前进党赢得了此次大选。此次大选是以色列历史上的第17届。
奥尔默特现在每每谈起中国和哈尔滨,言语中充满了感情:哈尔滨,是我最牵挂的地方。
犹太墓地两次易址,哈尔滨人四次修缮
在皇山公墓中,完好地保存着远东地区规模最大的犹太人公墓。
哈尔滨曾是世界各国侨民、尤其是犹太人侨居集聚地与文化荟萃的中心,迄今哈尔滨仍保存着若干犹太人的档案、历史文献、教堂等。
哈尔滨犹太人墓地始建于1903年,最初的地址在东大直街54号的哈尔滨东正教堂墓地后侧。起初这一墓地只是埋葬俄籍犹太人,后来随着不同国籍的犹太人进入哈埠,犹太人墓地又迁至太安街(现省冰上运动基地)。此墓地在当时外侨墓地中占地面积最大为3.75万平方米,完全按照希伯来教规埋葬逝者,设施完好,周围建有两米多高的砖墙,正门向南建有方形尖塔式高楼,并设教堂、洗礼间、休息间及办公室。
1958年,因市政建设需要,为便于管理,市民政部门将分散在城市中央的犹太人墓地搬迁至市东郊,即现在的皇山公墓境内。该墓地占地面积6532.09平方米,现存坟墓605座,经过公墓工作人员细心清查,园区内可考证的以色列墓位有583座。
“文革”期间,墓地遭到严重破坏,加上年久失修,致使有些墓穴塌陷,墓碑倾斜、断裂、倒塌,损坏情况严重。1977年,市政府拨款对墓地进行修复,统一规划了修筑甬道、围栏、门厅、值班房间等建筑,由市民政局下属的皇山公墓管理处对墓地进行管理。
1991年,皇山公墓管理处对一些墓穴进行了简单的扶正维修,每年都雇请专业绿化队伍对墓区进行清理、绿化等工作,使墓区环境有了很大变化。
从1996年至今,皇山公墓管理处投入200多万元,对墓区进行建设,先后修建了欧式围墙,以色列风格的大门楼、长廊。2001年又投资20多万元铺设步道板和小广场的建设。此外,市政府还投巨资修复了犹太会堂、学校等昔日犹太社区的重要建筑。
回哈寻根祭祖的犹太人后裔逐年增多
据了解,近几年,来这里寻根祭祖的犹太人后裔越来越多。就在3月底,现定居美国纽约的泰德偕夫人戴安娜就来到这里祭奠先祖。据了解,泰德的太爷、太奶1916年来到哈尔滨,当时居住在道里区红专街一带,是做皮毛生意的。当时在哈尔滨生活的还有泰德的妈妈、外公、外婆等10多位亲戚。1937年开始,泰德的妈妈和其他亲戚陆续回到美国,泰德外公、外婆、太爷在这里生活了一辈子。
据哈尔滨市皇山公墓主任李芳斌介绍,近年来,许多犹太人的后裔纷纷到哈尔滨观光、扫墓、凭吊亲人,对祖先生活过的地方和埋葬犹太人的墓地寄予着深深的怀念。这些人当中有的是通过曾经来过的朋友介绍的,也有不少是通过网站了解到这一信息的。为了便于外国友人祭奠祖先,公墓管理部门特别在互联网上建立了犹太人墓地网站(www.hrbjewcemetery.com),还对每个犹太人墓位拍摄了照片资料、对犹太墓区进行了编号排列,聘请大学教授核对整理碑文,用中、英、俄三种文字对照显示碑文,以便于犹太人及其后裔进行查找。现在网站正在进行系统升级,不日将会再次开通。
哈尔滨的犹太人墓地,是哈尔滨犹太人历史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墓地遗存是半个多世纪以来成千上万的犹太人繁衍生息艰苦创业的历史见证。以色列和侨居世界各国的原侨居哈尔滨的犹太人及其子女,均视哈尔滨为自己的故乡,对哈尔滨怀有深厚的感情。
从哈尔滨犹太人墓地的规模、分布、结构、墓碑造型、管理体制等方面看,反映了独具特色的犹太宗教与文化的一个侧面。近年来,曾先后有原侨居哈尔滨的以色列、澳大利亚、英国、美国等地的犹太人及其子女、以色列驻华大使、副总理等人士和世界犹太学研究学者到墓地参谒,缅怀其先人的丰功伟绩,评价文化遗存的历史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