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4月30日电(记者 高长利)在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中,牡丹江市阳明区围绕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通过开展“四送”解“四难”活动,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整改成果,推进教育活动取得实效。
送技术,解决农民发展难题。为进一步解决好困难群众生产问题,区委、镇党委和村党组织针对部分党员群众致富能力低的实际,三级联动,专门聘请专家围绕农村生产实用技术、特色种养殖业的发展,为党员群众集中授课。同时,积极组织党员群众到种养殖大户、科技示范户家中参观学习,现场取经,使党员群众种养殖技能得到了提高,发展观念发生了明显转变。目前,阳明区已举办各类培训班32期,参学人数达到了1300多人次。
送物资,解决困难群众生产难题。近期,针对一些农村贫困党员群众备春耕生产缺资金、少技术等困难,阳明区积极组织区、镇两级机关各部门开展了“致富金桥”活动。区、镇包村部门携手联动,明确包扶责任人,建立包扶责任制,深入贫困党员群众家中走访,及时帮助协调解决生产困难,为贫困党员群众顺利开展备春耕生产提供了有力支持。目前,阳明区各级部门帮助192户贫困党员群众解决生产贷款,为64户贫困户送去了价值近3万元的种子及化肥。
送服务,解决农民收入增长难题。针对部分党员群众想致富没门路的实际,阳明区组织机关涉农部门干部、乡土能人与他们结成了手拉手帮扶对子,帮助提供致富项目,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目前,全区已结成帮扶对子105对。同时,区委组织部、区农业局等部门主动把劳务信息送到农村,积极为农村富余劳动力牵线搭桥,拓宽农村劳动力输出途径。年初以来,已累计输出410余名村民。
送希望,解决贫困学生上学难题。阳明区在精心组织发放了贫困学生“两免一补”款的基础上,根据辖区农村贫困学生比例较高的实际情况,实施了“农村贫困学生救助行动”,组织教育系统党员干部开展了“一对一”定向帮扶活动,坚持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困而辍学。其中仅教育局党支部12名党员就为贫困学生捐款2400元。目前,全区已有244名贫困生受到了资助,有48名农村贫困学生与党员干部结成了帮扶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