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5月10日电 你想知道千年以前的哈尔滨发生了哪些历史故事吗?你想亲眼目睹在这片看似年轻其实历史悠久的土地上留下的历史遗迹吗?哈尔滨市文物管理站即将启动的哈尔滨古城址大型调查行动,将会使上述设想变为现实。《黑龙江晨报》将联合文物管理部门,全程追踪这次调查行动,揭开哈尔滨市地域内109处古代城市遗址的神秘面纱,再现千年前的哈尔滨地域风貌。
根据文物管理部门提供的数据,哈尔滨市地域内共有109处古城址,多数为国家、省和市县各级的文物保护单位。古城址大部分为距今近1000年前的金代时期的遗址。年代最久远的距今约2100年左右,相当于我国历史上的秦汉时期。位于延寿县寿山乡的娄富屯古城址距今900多年;位于宾县境内的庆华古山寨系青铜时代与铁器时代叠压的遗址,根据遗址出土的文物推测其年代,距今约有2100年左右。近年来,个别村民在古城址的城墙上开荒耕地;在古城址的城内建造坟包;随意在古城址的城墙上取土建房;更严重的是,一些村民甚至在古城址的城墙内上开垦水田,城址和地下的文物遭到长期浸泡破坏,导致古城址内地下的文物标本无法采集。另外,由于北方的古城址的城墙都是用土夯筑而成的,所以也会存在自然流失的情况,因此调查保护古城址的工作迫在眉睫。
据负责此次调查行动的哈尔滨市文物管理站站长刘云才介绍,在上世纪80年代初,哈市曾开展过文物普查工作,发现了部分古城址,并进行了统计记录,但由于时代久远,古城址的具体位置和出土的文物记载都模糊不清。文物部门开展的这次大型调查行动预计历时2年左右时间。调查中工作人员将首次使用先进的GPS卫星定位系统,将古城址的经纬度坐标以及海拔高度等数据进行准确的记载,并制作成档案。
刘站长表示,古城址属于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希望通过此次活动,为更好地保护这些古代城市遗址提供依据,同时让人们了解哈尔滨这座城市的悠久历史文脉,激发广大市民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