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旧)科技·卫生
搜 索
公开卖“考试题” 学校周边打字社“生意”不错
2006-05-23 16:28:20 来源:东北网-生活报  作者:吕晓艳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5月23日电 大学期末考试临近,省内部分大学周边的打字社开始公然出售“考试题”。许多平时不愿意上课、不记笔记的大学生对此产生了浓厚的购买兴趣,以期用投机取巧的方法在考试中蒙混过关。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大学生考试前购买“考试题”的现象在我省部分高校比较普遍。省内某大学的一名大三学生向记者透露了他购买“考试题”成瘾的秘密,他告诉记者,大学生普遍有60分万岁的心态,他大一时无意间在校内打字社的玻璃上看到了一则小广告:“出售马哲、邓论、毛概等复习题,价格2元至3元,全部背会保证突破60分,不挂科。”这名大学生说,他花了4元钱买了两门公共课程的复习题,全部背会后果然顺利过关。这次以后他就上了瘾,每次考试之前都购买“考试题”,每次都能顺利过关,于是他利用上课时间上网、逛街或者选择在寝室睡觉,干自己喜欢做的事儿。

  省内高校的另外一名大学生对记者说,选择这种购买准考试题的方式一方面的原因就是惰性在作怪,由于自己是独生子女,在没上大学之前都是由家长看着学习,考上大学后学习时间都由自己掌握,离开了父母看管的视线之后,可以随心所欲来支配自己的时间,不想学习就不学。还有一方面的原因是公共科目通常比较枯燥,比如马哲、邓论等科目,大家学习起来兴趣不浓,通常都选择逃课,而考试之前选择临时抱佛脚。这样的科目通常几个班级的学生一起在公共教室里上课,有时甚至几个系的学生在一起上课,所以老师点名困难,不易发现逃课的学生。

  在谈到购买这些“考试题”的渠道时,一名经常购买这种“考试题”的大学生对记者说,他在购买时曾经问过销售者,原来这些所谓的“考试题”多数来自打字社。每年考试之前,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学生为了方便复习,都会将老师给划的考试范围的具体内容经过打字后形成文字资料,以方便复习。而打字社的人员则看准机会,多复印一套,将多个人的复习资料综合在一起,最终形成出售的“考试题”。

  对大学周边公然出售“考试题”的现象,黑龙江大学教授焦昆说,这几年在大学里出售“考试题”的现象比较盛行,一方面是因为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率不高,学生对学习失去信心,于是许多学生采取懒惰的做法。另一方面,大学的教材正处在改革阶段,学生对于过时的教材内容不感兴趣。

  焦昆说,大学生平时懒惰不上课、考试前买“考试题”的做法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很大,会延误就业,当其他人在30岁左右工作已经定型时,通常有些不爱学习的大学毕业生还没有找到工作,影响到今后的发展。

责任编辑:强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