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5月30日电 近日,记者走访哈尔滨市多家幼儿园发现,不少年轻父母青睐洋教育模式的幼儿园,并不惜高价让自己的孩子接受从国外引进的某些洋式教育方式。目前哈尔滨市所有具有洋式幼儿教育的幼儿园大多都是满班。专家介绍,引进一些国外先进的教育模式固然重要,但要合理地进行本土化。
近日,记者以幼儿家长的身份来到位于道里区一家大型幼儿园。在幼儿园小班教室内看到,十几名2岁半到3岁的孩子在教室内一声不响地摆弄着自己手中的教具,教室内很安静,孩子间很少说话,也很少有孩子相互合作玩教具。据该幼儿园的老师介绍,他们幼儿园引进的是国外某种教育方式,注重的是开发孩子的潜能,主要是靠孩子自己动手,运用教具完成教学。随后,记者又走访了哈尔滨市几家引进该教育模式的幼儿园,大多也都是让孩子自己动手跟教具练习潜能,没有看到孩子间的交流。
那么,洋式幼儿教育该如何评价?哈师大学前幼儿教育专家杨飞龙认为,国外的一些先进的幼儿教育方法在我国已经运用10多年了,它们大多都是很好的幼儿教育方法,现在被哈尔滨市很多家幼儿园作为办园的特色理念而广为宣传。这些洋式教育核心理念就是根据儿童敏感期设计活动课程,运用专门的教学道具,让孩子有目的、自愿地独立工作,完成整个操作过程。目前哈尔滨市很多幼儿园将洋式幼儿教育优质的一面展示给家长,吸引家长的目光,但是幼儿园是否将这些教育“本土化”是个很重要的问题。如果只是生搬硬套未必会发挥其功效,甚至适得其反。
据市第一专科医院院长张聪沛介绍,3—6岁是性格发育的最重要阶段,良好的独立观念、群体观念都是在这一时期养成的。如果孩子在这一时期不经常与同伴或家长交流,就会影响他们的乐群性和团队精神的培养,易养成孤立的性格,步入社会后的适应能力差,严重者会产生对立、对抗的性格。